《农民院士》:传承榜样力量 书写脱贫华章

作者:杨雯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1-12

  □本报记者 杨雯

  1月9日起,由云南省委宣传部摄制,云南润视荣光影业制作有限公司出品,“荣光组合”蒋晓荣、于荣光联手打造的现实题材影片《农民院士》在全国公映。该片由蒋晓荣担任总制片人,于荣光、彭杰执导,于荣光领衔主演,讲述了时代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扎根农村、科技扶贫,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真正践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先进事迹。

  致敬真正硬汉

  电影《农民院士》是一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等重大主题,致敬时代楷模,书写中国脱贫华章的现实题材作品。

  片中主人公朱有勇是中国工程院一位卓越的科学家,朱有勇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长期扎根云南省澜沧县扶贫一线,将科研成果积极应用于扶贫事业,走出了一条科技扶贫、产业脱贫的新路径。他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思想的忠实践行者。老乡们亲切地称他为“农民院士”。2019年,朱有勇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2021年,朱有勇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农民装在心中,携手奔向致富之路。该片真实展现了朱有勇响应党的号召,深入基层,运用科技带领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的历程,热情赞颂了新时代中国知识分子与人民群众的骨肉深情,诠释了一位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从侧面生动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壮阔历史,向观众展现了“贫困是一定可以战胜的,人民的生活必将越来越好”的主题。

  谈及在《农民院士》中如何演绎朱有勇时,于荣光说:“朱院士才是真正的硬汉。他曾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国工作,又在60多岁的年纪到边疆科技扶贫,一待就是5年多,还把科研成果无私奉献给老百姓。”于荣光表示,他想通过这样一部影片向世界传递中国科学家的精神,传递朱有勇的情怀。

  讲述致富故事

  “《农民院士》从剧本创作到实地采风,历时近两年,主创团队多次与朱有勇团队深入沟通,全方位了解角色,一遍遍打磨作品。”蒋晓荣表示,“在影片拍摄过程中,朱有勇多次现身片场,并与扮演者于荣光一起直播带货,销售当地拉祜族村民种植的冬季马铃薯,‘同框’讲述蒿枝坝村的致富故事,充分展现了当代知识分子把个人荣辱与国家命运、百姓福祉紧紧相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博大胸怀。”

  片中,由于当地村民存在“贫富皆安”的思想、对改变现状极度排斥的心态等观念上的差异,朱有勇及其团队在科技扶贫的过程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朱有勇没有放弃,而是从各方面一一破解困局,深入当地村民生活,聆听他们的心声并为之解开心结,用真情真心逐渐打开村民对外封锁的心,一点点改变着他们的思想与观念,并把“奋斗”的理念注入村民的意识,为他们树立起信心与勇气……最终,在双方的默契配合与共同努力下,凭借“冬季马铃薯”“林下三七”,使得蒿枝坝村成功由贫穷“转型”,走向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影片在伟大无私的宽阔情怀中传递正能量,弘扬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不仅能让观众真切感受到“时代楷模”不忘初心、忠于党和人民、情系农村的奉献精神,也能以蒿枝坝村村民致富前的消极心态和面貌为参照,为安于现状或是陷入困境的人群注入全新的希望动力,唤醒他们的奋斗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