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日新街道民乐社区扎实推进基层站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

作者:张席贵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12-02

  □本报记者 张席贵

  

民乐社区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宣传教育培训会。受访者 供图

  “近年来,社区把‘扫黄打非’工作作为党管意识形态的重要抓手,坚持‘统筹融合、共治共享’的核心理念,按照机制有创新、组织有保障、监管全覆盖、宣传有力度、工作有成效的思路,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近日,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日新街道民乐社区党委书记焦秋红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一直以来,社区扎实推进基层站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着力打造“扫黄打非”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

  民乐社区辖区面积0.96平方公里,11个党支部,145个商业网点。辖区有大连造船厂、大连机务段、大连工务段等16家大中型企业。社区靠近大连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城、大连火车站等地方,具有外来人口多、铁路职工多、个体商户多等显著特点。

  坚持党建引领

  着眼长效机制建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民乐社区始终坚持突出党组织政治功能,充分发挥社区“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职能作用,立足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组织引领、工作引领,打造立足当下、着眼长远的“扫黄打非”进基层长效机制建设。

  民乐社区建立了“扫黄打非”工作站,辖区学校、企业等11个党组织参与其中,通过定期召开“扫黄打非”工作联席会议,签订“扫黄打非”工作承诺书、责任状,把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极大提升了“扫黄打非”进基层的深度和广度。

  目前,民乐社区按照“六有”的建设标准和工作规范,经过实践探索总结,形成了一套可复制、易推广的操作办法。社区通过邀请市、区执法人员到社区开展业务培训提高“扫黄打非”工作专兼职人员的业务水平;为居民举办“扫黄打非”专题讲座,向居民宣传“扫黄打非”是什么、管什么、怎么管;邀请著名漫画家在辖区兆麟小学开展网络安全进课堂活动,通过形象生动的漫画,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网络安全知识。

  加强协同监管

  深度融合“两张网”

  焦秋红告诉记者,民乐社区深度融合“扫黄打非”进基层和社会综合治理“两张网”,建立“扫黄打非”、综治维稳、城市管理、社区警务等多部门协同监管工作机制。

  社区组织人员绘制“扫黄打非”电子地图,确定辖区内15个“扫黄打非”重点巡查点位,将辖区划分为12个网格,按“一格一员”的标准,配置12名专职网格员。综治维稳,“扫黄打非”等三大类6小项纳入网格化服务事项,每月不定期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同时,发动网格员、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定时、定点、定人巡查,打造上下联动、横向联动、党群联动的“三联式”工作体系。

  焦秋红介绍说,社区在网格内成立“楼院自管委员会”,已在3个楼院实行了“居民自治、企业参与”的“扫黄打非”示范楼院。结合社区特点、特色,创新工作思路,在11个楼院总结出楼院自治“12345”网格工作法,网格员每天入楼栋巡查,从根本上改变不法商贩在楼间兜售非法出版物的现象,志愿者队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做到了“扫黄打非”工作无缝隙全覆盖。

  以服务赢认可

  解决群众反映难题

  民乐社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通过推出“扫黄打非”“三单制”、开展“五联”工作法、布点建设社区书屋等办法,着力解决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黄”“非”问题,在服务群众中赢得群众。

  焦秋红介绍,为培育新型“楼道文化”,社区制作“扫黄打非”信息栏,每月一个主题,举办和谐邻里文化节活动,让大家共同感受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此外,民乐社区还发挥企业、商户和相关协会、商会的作用,与快递物流企业签订责任状,强化行业自律,督促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余晖卫士先锋号”示范引导作用,组建“五老志愿者”义务巡逻队、宣传员队伍和义务监督员队伍,随时掌握涉“黄”涉“非”动向及相关线索,形成群防群治、全民参与的“扫黄打非”工作格局。

  今年80岁的徐广斌曾在大连机务段工作了43年,退休后主动担负起“扫黄打非”工作的宣传员,一周一次在小区小凉亭宣讲,抵制不良文化进入居民生活。

  创造良好氛围

  占领基层宣传阵地

  “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群防群治是做好‘扫黄打非’工作的必由之路。”焦秋红告诉记者,社区在推进“扫黄打非”工作中,注重营造舆论声势,创新宣传手段,扩大社会影响。把“扫黄打非”工作融入公益宣传,占领基层宣传阵地,形成“抬头可见、随处可读”的良好宣传氛围。

  2019年至今,社区在楼院、学校、企业等重点点位,共开设“扫黄打非”宣传栏36个,张贴宣传海报400余张,向市民发放全民参与“扫黄打非”宣传单2000余份;重点打造“扫黄打非”主题文化墙5处。

  大力开展“扫黄打非”进校园活动,比如,辖区兆麟小学将“护苗”工作纳入日常教学内容,针对外地孩子多的特点,建设“护苗图书室”,为孩子们提供健康的精神文化食粮。

  记者了解到,社区还依托文体活动室、社区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开展“扫黄打非”知识有奖问答、专题知识讲座等活动,加深居民对“扫黄打非”工作的认识与理解。自创“扫黄打非”快板、说唱等有鲜明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不断扩大“扫黄打非”的社会关注度和群众参与度。

  焦秋红告诉记者,下一步,民乐社区将不断夯实“扫黄打非”工作基础,提高“扫黄打非”社会关注度和群众参与度,构建形成“扫黄打非”人人有责、全民参与的良好工作态势,努力推动民乐社区“扫黄打非”工作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