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劣迹艺人必须“零容忍”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9-03
□肖水泉
近日,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在京召开广播电视文艺工作者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座谈会,就最近一段时间个别艺人的违法失德失范行为发声。大家一致认为,要密切配合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动员所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和制作机构,对其实行“零容忍”,对文艺娱乐行业不正之风郑重说“不”,绝不容许任何艺人触碰道德底线乃至法律底线,绝不为错误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提供传播渠道,绝不为一些人混名气、博眼球、拿高薪提供平台。
这是行业的呼声,也是人民的呼声。
艺人作为社会公众人物,所谓顶级流量、粉丝后援、外籍身份都不具备为所欲为的特权,绝不是违法失德的护身符。如今,全国所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和制作机构都将携手合作,对违法失德失范艺人实行“零容忍”,对触碰道德底线、法律底线和伤及民族情感的艺人进行一次大扫除。“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艺修为是劣迹艺人的照妖镜。
艺人在社会责任上要敢于担当,切实为社会存正气、树标杆。有无担当精神,能否为社会作贡献,是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尺,是艺人能否在社会立足的关键。只有敢于担当的人生,才能书写伟大,才能镌刻璀璨,才能得到社会的尊重。艺人作为公众人物,理应提高自己的素养,不能不择手段地赚昧心钱,更不能以触碰道德和法律底线而故意“制造红、赢流量”,这样会带偏社会风气,带坏人们的价值取向。影视明星的粉丝绝大多数都是未成年人,他们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上,都处于塑造阶段,其可塑性非常强,很容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要做“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和先倡者”,以自身的道德修养、言论行为为社会注入更多的正能量,致力于播洒引领世道人心的新方向,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创造更丰富的、更健康的精神财富,进而成就自我、实现人生最大价值。
艺人在艺术追求上要勇攀高峰,真正为世人塑精品、弘美德。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是人们精神食粮的黑土地,担当着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使命责任。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带给群众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就必须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就必须坚守艺术的初心,致力于做真善美的弘扬者,与时俱进地追求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始终站在传播新思想和逐梦前行的潮头,真正成为时代文艺高峰的攀登者,敢立创新、勇于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