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平台多样化直播延续奥运热度

作者:李美霖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8-31

  □本报记者 李美霖

  乒乓球运动员陈梦和方博在隔离期间进行直播互动,引来众多网友围观。

  在微博平台,#运动员隔离日记#话题获得8.6亿阅读量,广受网友喜爱。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东京奥运会期间,微博、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视频巨头纷纷发力。东京奥运会后,基于体育赛事强大的引流能力,这些网络平台利用运动员隔离期间,开启多样化连麦直播,将奥运热度延伸。而奥运健儿们每日发随手拍视频、直播等与网友互动也成为他们的“日常”。

  花式互动契合平台社交属性

  在奥运会结束后,不仅是广受欢迎的乒乓女队开启直播,多名运动员借回国隔离期间也选择以抖音、快手、微博直播方式与网友分享训练日常和奥运心得。

  乒乓女队队员陈梦便是在隔离期间开启直播的一个。据悉,直播一开始,陈梦便提到自己上一次直播时的一件趣事,当时不熟悉基本操作的她不知如何退出直播间,就在这几分钟里,一名叫“李玉刚”的用户持续点赞,甚至到了第一名。当匆匆结束了直播后,陈梦才知道这个叫“李玉刚”的网友真的就是歌手李玉刚本人。对此不少网友直呼:“次元壁破了!”

  “朱雪莹的东京奥运会金牌掉一层皮”的事件无意中成为微博热搜,阅读量达2亿、讨论量达1.1万。随后“汪顺的金牌也掉皮了”该微博热搜获得4.7亿阅读量、讨论量2.4万。借助微博等网络平台,网民与运动员们实现花样对话,东京奥运会的热度不减。

  网络平台给体育带来更多新玩法。短视频平台强大的社交属性是传统平台难以突破的,因此,在东京奥运会余温未退之际,体育成为继网红、娱乐内容后网络平台的另一有力流量入口。

  基于网络平台新技术支撑、交互设计,不少网络平台以沉浸式、互动感,让小屏用户第一时间与奥运健儿们实时互动。

  奥运和短视频的双重风口,使过去只能在各大赛事亮相的运动员们在网络直播平台找到了更多展示的舞台。相比文字和图片的报道形式,直播与短视频以及时性、互动性、有趣性为运动员和用户带来更多沉浸式体验感。

  据了解,抖音打造的多个栏目,不仅引发用户的高关注度,更是相继在其他各大平台引爆话题讨论度,奥运会这一全球顶级体育赛事有了新的关注方式。

  此次冬奥会的信息传递,随着网络、短视频平台的加盟,社交化、视频化、移动化的趋势愈加明显。网友们对参与感、体验度、互动感的需求也在相应增长。时效性强、内容丰富、用户关注讨论度高的直播和短视频形式更加满足了观众对奥运会幕后故事、细节内容的探索欲。

  及时反馈满足受众多样化诉求

  奥运会后,网络平台在体育行业的持续发力为体育带来更多可能性。直播、短视频给体育行业带来直播带货和商业变现,有助于拓宽平台商业化边界,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

  在奥运会结束后,观众的关注热情并未完全退散,一个供观众讨论、互动、分享的社交性平台便显得尤为必要。对此,微博、抖音、快手抓住用户的这一心理诉求,借助奥运健儿们隔离期间,推出多样化直播,为用户提供可供分享、交流、讨论的舞台。

  据悉,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已成为运动知识普及和体育资讯分享的重要平台。此前,抖音发布的一份体育数据报告显示,已有617名专业运动员入驻抖音分享体育知识,网友发布运动相关短视频超6762万条。

  直播与短视频正成为报道体育赛事的重要窗口。同时,及时反馈的互动特性,也有助于满足用户的多样化诉求。直播、短视频拓宽了此次冬奥会的参与门槛,也增加了更多奥运健儿的曝光率。同时,屏幕的另一端连接着更多潜在用户,通过全民参与互动,更多潜在用户转化为忠实用户。

  有业界人士指出,在这届奥运会上,网络平台充分发挥出了自身爆款流量制造的绝佳优势,通过各种专业度与趣味性兼具的玩法不断调动人们的奥运激情,在循序渐进的内容互动中不断将奥运精神持续传播到更多年轻受众圈层,让普通人全方位了解奥运健儿,让奥运精神走进更多人心中,又在奥运精神的号召下为中国队不断鼓舞士气。未来,体育赛事短视频和直播等形式或许将通过更新鲜的玩法,进一步放大内容和技术价值,为体育产业带来更多的可能,为用户带来更多的观感和互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