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世界大会2021

技术革命给媒介生态带来巨变

作者:徐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8-31

  □本报记者 徐平

  ▲百度世界大会2021现场。

  ▲大会现场,新发布的首款小度智能词典笔的超快识别只需0.5秒,文字识别率高达99%,同时兼备语音翻译机、会议录音笔等功能。

 

  “AI是技术和温度结合在一起”“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技术带来的改变,这就是技术的价值”……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百度世界大会2021直播中表达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之于人类感知世界、认知知识的巨大变革。百度多位高管在直播中坦言,这种媒介变革所带来的体验、感知、认知的变化,正是百度世界大会的价值,也是百度技术信仰、技术积累的重要呈现。

  8月18日,以“AI这时代 星辰大海”为主题的百度世界大会2021在百度APP、“央视新闻”客户端等平台同步直播。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档移动端4K直播节目,大会直播间搭建了8K超高清巨型弧屏,通过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打造多个沉浸式场景,不仅给用户带来裸眼3D舞台效果的体验,更是呈现了技术革命给媒介生态所带来的巨变。

  人工智能改变媒介应用场景

  作为备受业界瞩目的科技盛会,百度今年最新的技术成果集中亮相。百度移动生态的核心创新和服务化新进展得到全面展现,语音搜索、视觉搜索等智能搜索能力和智能服务能力持续进化,可准确识别快语速、中英文混杂、多轮提问、轻声搜索及满足各种场景下的智能服务需求。“拥有5.8亿月活跃用户数量的百度APP背后,AI推动搜索朝人格化和服务化两大方向发展。”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沈抖在直播中说,百度APP语音识别准确率已经达到98%,超过人耳水平。

  百度APP代言人龚俊通过一个短片带来AI生活的体验介绍,全面展现了百度APP带来的智能生活,并且专门定制了一个数字人在大会现场唱跳神曲。龚俊与数字人的互动表演AI科技感十足,不论是轻声、快语速、长问题,还是中英文夹杂、粤语、轻方言,百度APP都能帮助用户找到最好答案。据悉,不仅仅是百度APP,百度旗下好看视频、百度健康、百度网盘、百度一刻相册等一系列产品形成的移动应用矩阵,都在践行AI技术,让用户体验“百度一下,生活更好”之理念。

  针对不同领域应用的特点和难题,百度大脑7.0将AI技术深入到实际应用场景中,与场景融合一同创新。百度智能云在各领域的产业应用,以及百度世界大会2021现场展示的同声传译系统,都是技术与场景融合创新的成果。依托“云智一体”的独特优势,百度智能云全场景赋能加速产业智能化升级。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媒介技术学派代表人物约书亚・梅洛维茨的媒介场景理论在人工智能时代得到了戏剧性的展现,“媒介情境论”的诸多观点在用户接受的多种媒介场景中逐渐证实。据记者观察,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的服务日趋多元,对人类的感知和认知更是具有颠覆性的体验变化。之于泛传媒行业而言,技术与人文的分界线或许正在消解,未来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需要招收文理融合的学子进入行业,他们在研发运用技术的同时,遵循人类社会形成的伦理尺度,让技术和算法下的产品闪烁着人文精神。

  记者了解到,人工智能在云端和终端之间关系紧密,因此国内许多企业都在逐鹿智能终端领域,积极布局人工智能。除了百度在人工智能终端领域发力,腾讯则以投资收购方式进军智能硬件,华为也在积极研发布局智能终端。而终端芯片则是AI领域较量的热点赛道,百度在本次直播中称其自主研制的百度昆仑AI芯片,可以使AI模型计算效率更高、应用效果更好,并宣布第二代昆仑芯片正式批量生产。据悉,第二代芯片可以将硬件设计与软件算法融合,会产生1+1>2的应用效果。

  知识图谱提升学习认知能力

  “中国科技最坚韧,历经十月登火星。叩问九天为重任,孑然一人唤友行。”祝融号数字虚拟人面对撒贝宁的提问,现场吟咏诗句,还不忘调侃主持人:“不愧是保送北大的学霸,上来就开始考我了!”不断突破次元壁的数字虚拟人以及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升级,都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底座的支撑。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介绍了百度大脑7.0,升级后的百度大脑具备“融合创新、降低门槛”两大显著特点。

  据了解,百度大脑7.0将知识与深度学习技术融合创新,构建“知识增强大模型”,通过大规模知识图谱和海量数据进行联合训练,从而让百度大脑具有更丰富的知识,更强大的语言理解、推理、文学创作等能力。同时,百度大脑7.0通过融合语言、语音、视觉等不同模态的技术,得以像人类一样,实现对复杂真实场景的跨模态深度语义理解(注:模态是指数据的存在形式,如文本、音频、图像、视频等文件格式,跨模态则能实现以图索文或以文索图),进而获得对真实世界的统一认知。

  “知识图谱是人工智能重要分支知识工程在大数据环境中的成功应用,知识图谱与大数据和深度学习一起,成为推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深圳技术大学彭小江副教授向记者介绍,知识图谱已经成为互联网知识驱动的智能应用基础设施,通过知识计算工具、算法与系统,使数据产生智慧,完成从数据到信息到知识,最终到智能应用的转变过程。记者在采访中也得知,知识图谱主要应用于知识融合、语义搜索和推荐、问答和对话系统、大数据分析与决策等。

  为构建人工智能行业的知识图谱,提供行业相关的智能规划与决策支持,百度借助技术提供知识服务的学习平台。作为我国首个自主研发、开源开放、功能丰富的产业级深度学习平台――“飞桨”一直致力于降低门槛,满足不同行业、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开发者的需求。截至目前,已有来自于各行各业的360多万开发者,通过该平台开发了40万个AI模型,累计服务13万个企事业单位。为了加大AI人才培养力度,百度推出服务产业实践的AI人才培养平台“百度松果学堂”,提供基础课程、技术竞赛、产业实训、科研基金等资源,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获取AI知识,学习AI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