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快评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8-20

真实记录奋斗实践

  《1937,延安对话》(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书是美国学者托马斯・亚瑟・毕森1937年6月到访延安的见闻与记录,是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革命实践和思想理论的重要见证。作者是上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的亚洲问题研究专家,也是《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斯诺的好朋友。

  1937年6月,卢沟桥事变前夕,在斯诺的帮助下,毕森与其他几位美国同行一起,悄悄奔赴延安,亲眼见证了当年中国社会的动荡现实与革命圣地的烽火岁月,并将见闻与采访用铅笔记在两个笔记本上,真实记录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理想和奋斗实践。

  书中这些珍贵的笔记和照片,不仅能呈现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容貌风采、精神信念和理想光芒,更是从一位西方学者更加客观和切实的角度,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中国革命的正义性和历史必然性,是对中国共产党100年辉煌而又艰辛历程的有力补充和证明。

  

文化遗产要点精粹

  文化遗产是人类发展历史的见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滋养。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和文化遗产大国,遗存分布广泛,种类丰富,数量众多,价值珍贵。《中国文化遗产知识2500题》(科学出版社)一书从一脉相承、包罗万象的文化遗产中,采撷代表中华文明起源及发展脉络、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的簇簇花团,谱就保存记忆、观照当下、启迪未来的悠悠长歌。

  这本文化遗产知识的科普题库,自交稿到成书,在一年多的时间里,15次修订打磨,终得献给读者。

  该书融知识性、学术性、趣味性于一体,以选择题的形式让大家了解文化遗产常识的要点精粹。

  

讲述几代写作者的有情人生

  “要是沈从文看到黄永玉的文章,这个假设,却有着极其现实的重要性,不是对于已逝的人,而是对于活着的人,对于活着还要写作的人。”

  《要是沈从文看到黄永玉的文章》(上海文艺出版社)一书围绕黄永玉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展开,收录作者张新颖的10篇评论及随笔,它既是“无愁河”的延续,也是追根溯源,10篇文章紧扣“无愁河”这一主线,展开历史长河般的画卷,讲述几代写作者的有情人生。黄永玉,这位老人回望生命的来路,在“停不下来”的怀念里,写作成为回忆沈从文的方式。而这条“无愁河”,同样滋养着后辈的读者。

  

精彩诠释名著魅力

  《狮子老爸趣味西游记》(江西教育出版社)系列图书改编自喜马拉雅儿童频道主播狮子老爸的广播剧《西游记》,充分还原原著,保持故事情节完整,呈现给孩子一部完整的《西游记》。

  全书逐字标有注音,语言活泼有趣,让孩子看得进、看得懂,轻松了解《西游记》。其中,作者专门为图书录制好了配套的100集音频详解故事,通过狮子老爸的精彩演绎,对角色进行全方位多维度演绎,惟妙惟肖,让孩子在欢声笑语中读懂名著。对原著中涉及的一些诗词、俗语、典故等进行通俗解读,丰富孩子的文学修养,帮助孩子领略传统之美。在插画排版风格上,做了许多细节的推敲和精心的设计,高度还原原著场景,让孩子们在阅读的同时,也亲身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取经旅程。

  

帮助孩子探索科学世界

  “科学异想”是少年儿童探究科学真理、激发想象力和求知欲的有效途径。“伸手就能够到星星该多好”“夏天能下雪吗”“时间倒转会怎么样”“植物怎么不会跑”……《酷想:令孩子惊奇的100个科学异想》(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一书所选的100个令人目瞪口呆的“酷想”,都是难以给出标准答案的“异想天开”。书中的科学异想涉及宇宙、地球、气候与天气、物理现象、科学技术、生理与心理、生物世界等诸多方面。

  考虑到孩子知识储备有限,在阐释每一个科学异想的同时,书中还设置了同样妙趣横生的相关知识链接或是简单易做的科学小实验等栏目,帮助孩子在探究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时,拓宽知识面,锻炼动手动脑的能力,形象理解原本深奥、抽象的科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