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经营:数据掘金 创造新价值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4-28
资料图片
当前印企升级转型的共识越来越集中到数字化转型上了。不管是书刊印刷、包装印刷还是商务印刷企业,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对数字化转型的关注度都大幅提升,从观望转向实践探索。但无论是数字化转型,还是信息化探索,都是印刷包装企业升级转型发展的工具和方法,其核心还要归于企业商业经营的本质,不断创造客户价值,实现企业自身愿景,并在此前提下获取合理利润。
集约高效
达成中长期目标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为了更加集约高效地达成企业中长期目标。在中长期目标中,应分解为一组具体指标,包括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
例如,财务指标包括连续5年的销售收入目标、毛利率目标、回款率目标;非财务指标包括交期达成目标、成品库存周转天数、良品率目标以及客户满意度等。这些指标要具体制定为每年有所提高,或提高至100%等。换言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任务就是为了这些具体指标的改善。
目标清晰后,企业就会思考是延续当前的管理模式还是升级转型。因此,数字化转型成了企业的必选项。在年度目标落实后,还要分解至每个月。数字化转型,对外,要实现对外部机会把握能力的提升,通过数据洞察驱动业务,推动价值重构,获得新的业务机会;对内,要为经营管理改善和敏捷制造能力打造提供支撑。
平台架构
建立流程性组织
印企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必须要有平台架构思维,以实际业务场景中的具体任务或作业为驱动要素,通过流程调度资源,达成任务目标。
这就要求企业建立较为完善的全业务场景的标准化体系,包括营销管理、生产保障、工艺技术、供应链管理、仓储物流、能源管理、知识管理和人资管理体系等。因此,标准化体系建设是印企数字化转型必须经历的阶段,并不断完善。
而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流程。市场需求变化越来越快,客户订单越来越杂。如果仍然依靠以前传统的树状组织架构,每天由上级向下级安排任务,再不断督导检查,这样的模式已无法应对日益复杂的外部需求。目前被管理学界普遍接受的应对方案就是建立流程性组织,而流程性组织必须由平台架构来支撑。
具体来说,当任务出现时,通过流程配置资源。以前管理人员的职责是任务分配,而现在则是流程优化、提供服务。如果不能建立平台思维,还是按照以前的传统树状管理模型,任务或作业的完成是自上而下纵向展开的,效率低下。而平台思维是横向的。对内部管理来说,每项任务由客户需求转化或衍生而来,结合这些任务对应的场景,根据流程定义来推动,不管是新品开发还是订单生成,不管是设备维护还是人资薪酬,都可由平台提供资源按流程完成。
数据在线
诉求标准化表达
另外一个关键点是数据在线。数据在线的第一个要求是软件系统间在线联通,包括ERP、CRM、OA、MES、WMS、SCM等。这些软件在线联通,其一是可将流程全部嵌入到IT系统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可以说,流程的本质是企业全部管理诉求的标准化表达。若流程没有嵌入到IT系统中,就不是信息化,最多只能说是实现了电子化。其二在于数据分析,实现数据分析的实时呈现。企业绝大部分的管理诉求都可以通过报表报告的形式表现出来。
针对印刷包装企业的要求,软件技术本身没有问题,关键症结在于印刷包装企业的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管理人员没有掌握提出管理诉求的方法工具和必要能力,而这些方法、工具、能力就集中表现在流程体系建设方面。
(作者系上海耕航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