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网联印刷产业链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4-28
“互联网+”已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了工业互联网应用方向指南和发展路径。对于印刷行业转型升级来说,亟须工业互联网推动,通过“上云、用数、增智”的印刷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网络化拓展印刷产品功能,协同化在线服务印刷生产,智能化优化印刷企业的资源配置与共享,最终实现“印刷产业云赋能、印刷企业数增效、印刷产品智增值”。
应用体系正在形成
中国互联网应用正在从以“人”为主要连接对象的传统消费型互联网,向以“人、机、物、系统”为连接对象的实体经济应用型工业互联网演进升级,迈向更多种类、更大数量、更复杂场景的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形成全新的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
从现状来看,印刷工业互联网应用体系正在形成。目前,印刷正处在一个科技手段在变、客户需求在变、市场营销在变的“人、机、数据相互关联”的工业互联网时代。印刷工业互联网应用开始突破,在印刷工业互联网及其应用数据的新时代,“集中生产、分布定制、智能服务、环保增值”新模式正在春潮涌现。
与此同时,印刷工业互联网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印刷工业互联网应用全局规划缺乏,与传统消费互联网赢者通吃模式不同,印刷领域和行业属性显著,需要走“蹄疾步稳求实效”的新思路。印刷工业互联网应用基础依然薄弱,关键基础材料、核心装备及器件、先进技术工艺等工业基础能力依然薄弱,印刷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短缺局面仍未根本改变。印刷工业互联网应用重点示范不足,迄今工信部千分之三点八试点示范项目的占比,既体现出印刷行业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一席之地,又反映出印刷工业互联网应用重点示范不足的窘境和印刷工业互联网应用巨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要以印刷产业链为纽带,壮大印刷龙头骨干企业和优势印刷产业集群,引导示范企业与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形成“工业互联网平台+示范企业+特色企业”的协同创新和合作共赢。同时,加强校企联合,在项目建设中筛选优秀人才、历练专业人才、培育领军人才。充分挖掘内部员工的潜质,将潜力转变为实力,真正形成人才队伍从“出海打鱼”到“鱼塘捞鱼”的转变。
实施物联数联融联路径
对于印刷行业来说,实施工业互联网应用,应高水平构建印刷工业互联网应用的技术体系,高质量建立印刷工业互联网应用的协同机制,高可靠打造印刷工业互联网应用的示范,高效率赢得印刷工业互联网应用的市场实效。瞄准国家高质量发展和双循环驱动的战略需求,聚焦印刷产业“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的四化目标,从印刷企业、印刷产业园、印刷产业链等3个层面来破解“人、机、数据和数据分析”的要素关系,形成网联印刷产业链,智创印刷新生态和场景。
具体来说,有3种实施路径。一是从物联到数联的转型改造。通过建立印刷企业从印刷生产的物联认知到数联认知,理解数据对印刷企业生产、技术工艺和管理的作用,发现“人、机、数据”的关系,应用数字化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对印刷企业的生产流程、印刷过程控制、印刷营运管理进行改造,弥补印刷人才互联网技术与思维融合力的不足。
二是从数联到智联的升级再造。针对印刷产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业务获取、生产管理、印制流程控制、资源和人员最优化利用、物料集采、仓储共享、物流配送以及用户体验创造的数据需求和数据优化需求,构建出多源异构数据的采集与融合、多渠道同步作业、纸媒数媒资源共享、产品多载体呈现和应用、印刷数据资源化和再增值的新发展模式。
三是从智联到融联的跨越创造。通过延伸印刷产业链,应用互联网技术、方法和思维,通过印刷过程的互联网化和印刷企业信息的数字化,形成供应链资源整合、物料集中采购,分布印刷生产、技术平台服务的新模式,全方位提高印刷产业效率,推动印刷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