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动画电影“东方神韵”渐浓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3-10
□本报记者 杨雯
今年春节档的7部影片中,有两部是动画电影――《新神榜:哪吒重生》《熊出没・狂野大陆》,在鏖战激烈的春节档中均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可以说,随着近年来国家政策扶持与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动画电影产业深度复苏,呈现出蓬勃生机。
动画电影在新世纪呈现出怎样的创作特征?背后是电影人怎样的思潮变迁?如何在技术应用与美学追求层面,有效建构起属于动画电影自身的视觉表意范式?创作中还有哪些不足?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和动画研究中心日前举办了近年中国动画电影暨2021春节档动画电影作品研讨会,试图找出动画电影中日渐明朗的“东方神韵”。
新世纪前后风格转变
国产动画的中国特色是什么?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所长、动画研究中心主任丁亚平看来,中国特色是有分析、有批判地继承、借鉴艺术传统和艺术经验,在认真进行生活观察和素材积累的基础上,经过民族化过程而努力创造出的融入中国叙事与时代自觉的民族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才形成了作品创作年代的特征,或特殊时期与特殊风格,这是创作者们超越纯粹经验式兴趣而坚持不懈选择的结果。
正因此,中国动画电影在新世纪前后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新世纪之前,大都遵循纯粹的民族化路线,如《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进入21世纪后,《姜子牙》《哪吒之魔童降世》《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白蛇:缘起》《风语咒》《大护法》《大鱼海棠》等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新的转化与改编,广泛汲取中国文化元素的营养,以强大的文化、美学精神元素和创新性,使其和当下观众的欣赏口味和情感体验进行对接,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日渐融入全球化语境,为避免被以好莱坞为主的西方动漫电影体系、日本动漫体系同化,国产动画的中国叙事、中国意识作为一种构建性与对抗力量再次凸显。”丁亚平表示。
具体到今年春节档的《新神榜:哪吒重生》《熊出没・狂野大陆》,其中前者对古老的传说故事进行了架空处理,背景放在有老上海民国风情的“东海市”,而“转世”哪吒――李云祥则设定为身穿钢铁盔甲、脚踏高能机的炫酷青年。后者则诠释了一个相对简单的主题“什么是快乐”以及科技对人的影响等,整体叙事简单,没有特别的说教,符合当下儿童审美趣味。“两部动画电影基本上沿袭了上述路径:主题内容层面将中国元素和共享价值对接,形式层面多采用科幻元素,力图实现创新。”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赵卫防表示,尤其前者将现实与哪吒神话的IP对接,以营造代表反抗与自由的朋克风格为主,这都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表达。
让“民族的”走向世界
另一个好消息是,作为“普天同映”的作品,《熊出没・狂野大陆》春节期间也落地动漫强国日本市场。根据日本发行方的反馈,市场反响热烈,不但吸引了在日华人家庭的关注,也有不少日本人携子女前往观看并给出好评。
与西方动画电影迥然不同的“东方神韵”正是中国动画电影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说,中国动画若要在国内外市场上立足,必须展现鲜明的中国特色与民族风格。中国观众能理解的还是自己的题材、人物、价值观,一部中国国产动画,如果不能带来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觉,怎么能赢得中国观众的关注与喜爱?而对于西方观众来说,他们也并不需要自身文化的复制产品。”丁亚平说道。
应该说中国动画电影近10年来成绩斐然,艺术质量在提升,技术进步也很明显,甚至在国际上掀起“中国动漫潮”:率先出现的现象级作品《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5年)、风靡日本的国风黑马《罗小黑战记》(2019年)、首部国产爱情题材动漫《白蛇:缘起》(2019年)、走本土化中国味路线的《昨日青空》(2018年)、表现当下时髦的电子竞技题材的《全职高手之巅峰荣耀》(2019年)等。“这些都让人看到了可喜的势头,面对广泛涉猎世界动漫作品的现代观众,中国动画界正摒弃简单模仿日美成功作品,转而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在内容、题材、主题和类型上进行走心的本土化创新,使用主流动漫技术,出现了让‘民族的’走向世界的良好苗头。”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研究员许婧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