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传统出版融合新路径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0-10-16
□魏玉山
近年来,伴随着技术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以电子书出版、数字报纸、数字期刊、互联网出版、数据库出版、手机出版为核心的新兴出版业态发展迅猛,传统出版业态在新技术的冲击下发生一系列变化,总的趋势是向着融合化方向发展。经过近年来的实践和探索,不少出版企业已积累了一些融合发展“点”的方面的经验,但在持续推动融合发展“由点及面”的理论和实践方面,不论是对成功经验的总结,还是对融合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梳理,理论上的归纳和总结提升都不够充分,也不够及时。
由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王关义带领团队完成的《传统出版融合发展的路径与对策研究》(人民出版社)一书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尝试回答了传统出版业融合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同类型的出版企业怎样实现融合发展?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有哪些?政府部门、出版企业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这些研究与总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较高的理论价值。
为进一步促进出版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案。出版融合发展是出版领域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也是推动出版业革新和焕发新的生机的重要路径。中央提出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对出版业来说,就是要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着力打造融合发展的现代出版体系,最终形成良性发展的、共生共赢的新的出版生态圈。
本书立足我国出版业发展的实际,深入分析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背景、意义、实现方式和路径,总结分析融合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出版社、期刊社、报社等不同类型出版企业融合发展案例的分析研究,总结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提出推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对策和政策建议,为进一步推动传统出版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案。
对于构建出版融合发展理论体系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出版业融合发展的实践已有多年,形成一些案例,对于以往融合发展的总结需要理论的提升,对于未来融合发展更需要理论的指导,本书作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教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传统出版与现代出版融合发展的路径与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承载了从理论上总结出版业融合发展成果的使命,基于我国出版业转型升级背景和出版业融合发展的实践,以出版业融合发展规律为研究主题,在对融合发展相关理论成果进行梳理归纳的基础上,运用规范的研究方法,探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内在机制,分析融合发展的内在机制和规律,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例如:从技术、市场和新兴企业等因素探讨了融合发展的必然性,归纳形成了出版融合发展的逻辑,以产业融合理论为基础设计融合发展的路径,提出了纵向融合路径、横向融合路径和内容推动型融合路径、技术推动型融合路径以及内容和技术并重型融合路径等多种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对于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我国传统出版产业在很长时间里走的是一条依靠规模、数量增长带动产业发展的模式,这在产业发展的初期是必要的,也是许多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读者需求的升级,过往的发展方式面临挑战,从规模数量向质量效益转型势在必行。出版业亟须打破路径依赖,加快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的步伐,逐步构建以互联网思维和全新的产业发展视角为指引、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内容建设为根本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前期调研过程中,课题组先后深入不同所有制、不同类型的出版企业调研。课题组成员也强烈地感受到,实现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已然是新时代出版人的共识,大家也在不断探索实践这一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的途径。大家一致认为,出版业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相一致的出版体制,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已经具备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与条件,而且这些单位推动出版融合发展的有益探索和实践,也为实现新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丰富鲜活的素材。本书所选取的国内外部分出版企业推动传统出版融合比较成功的典型案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案例,本书的出版对于指导出版单位实现高质量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