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新闻发布可更精准

作者:曲茹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0-07-14

  当前,围绕疫情小范围反弹、复工复产进程等方面的次生舆论仍然频生。较之突发舆情,次生舆论的分化与聚合交织,扩散与传播过程中的“路线图”变数较大,这就导致在对次生舆情的研判中,仓促发布、偏离议题的行为常有发生。因此,在社会热点舆情动态发展的过程中,政府新闻发布会要始终做到因时因势、前置研判、精准回应,并特别重视在关键时间节点以公开信息的权威性推动传播的确定性,进一步减少谣言传播空间,为有序复工复产奠定良好的舆论环境。

  在以全程、全息、全员、全效为特点的全媒时代,话语权下移的移动化社会对政府新闻发布与信息公开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首先,政府部门和官方机构作为消息源在舆论场当中的主导地位被削弱,政府信息发布可能会与其他信源直接竞争。这意味着作为政府部门,信息发布的场合已经从发布工作台转移到治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即全媒体时代呼唤的是政府治理者的全流程发布意识,要保持长期处于舆论关注之下的审慎态度。

  面对狡猾的新冠病毒与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疫情舆论场,我们仍需对未来一段时间甚至更长周期内的舆论风险挑战进行充分预估。理应以此次大考为契机,在组建新闻发言人专家库的同时,积极进行深层次、制度性、体系化的新闻发布与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建设,助力我国新闻发布与信息公开工作的长效发展。

  (7月13日 《光明日报》 曲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