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鲜活的治蝗故事

作者:王凤珠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0-04-23

  □王凤珠

  2020年春,当人们焦急地关注新冠肺炎疫情的时候,另一场灾害也进入到人们的视线,越来越多国家笼罩在蝗灾的阴影之下,严重影响到受灾各国人民的生存,也影响到世界粮食安全。

  蝗灾,在当代中国人的印象中,似乎是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与蝗灾有关的记忆,要追溯到历史记载。实际上,蝗灾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更不遥远。历史上,蝗灾是与水灾、旱灾并列的三大自然灾害,而且蝗灾往往紧跟水灾、旱灾出现,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是祖祖辈辈中国人的黑暗梦魇。到1965年,我国基本上控制了蝗灾,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消灭了蝗灾。

  作家陈应松的《飞蝗物语》(浙江教育出版社)用报告文学的形式,叙述了新中国成立后,以马世骏、陈永林等为代表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专家们,在洪泽湖、微山湖等蝗灾地区开展灭蝗研究和实践的故事,他们用智慧与勤奋、奉献与创新精神,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灭蝗之歌。而且书中巧妙地加入了生活在中国的主要蝗虫品种――东亚飞蝗的生态特征、生活习性等知识,也介绍了历史上骇人听闻的蝗灾故事,中国人民对抗蝗虫的智慧与历史,堪称一部中国治蝗史。读完本书,读者能很好地掌握有关蝗虫的科学知识,了解蝗灾的惨烈、成因、发展,以及一代又一代中国科学家对蝗虫进行的艰难困苦的研究和探索,新中国消灭蝗害这一巨大历史成就的经过。

  在研究蝗虫的过程中,科学家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比如,要到蝗虫的“老巢”之中实地观察、做实验,常常只能在远离村庄的荒草地中搭帐篷,春夏秋三季都在那里工作与居住。他们围起实验地,埋好养虫笼,对飞蝗习性进行24小时观察,同时进行大气温、湿度、降雨、土壤温度、相对湿度等小气候观察记录。连年的观察实验让他们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消灭蝗害奠定了科学基础。

  尤其值得感佩的是,虽然在20世纪50年代蝗灾最凶的时候,主要是人工灭蝗、用飞机喷洒“六六六”等毒性药品灭蝗,马世骏等已经提出结合当地水域和荒地建设,借力自然环境的整体改善来降低蝗灾破坏,提出控制水位、绿化蝗区、深耕密植、精耕细作等灭蝗举措,体现出具有前瞻性的生态治蝗理念。以康乐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国治蝗专家,更是破译了飞蝗基因组,揭开了飞蝗型变和暴发成灾的内在奥秘,将蝗虫的研究拓展到生态基因组领域,对从基因水平控制蝗灾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治蝗科学家们的艰辛探索下,搞清了蝗虫的生理生活特性,揭开了滨湖蝗区、沿海蝗区、内涝蝗区、河泛蝗区四类蝗区的面纱,找到了根治蝗害的有效举措。《根治洪泽湖区蝗害建议(草案)》《根治微山湖区蝗害建议(草案)》等沉甸甸的方案不断出炉,一条条富有科学性的建议,一个个详细扎实的举措,为治理蝗害与改造蝗区工作,为消灭蝗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努力,洪泽湖这个历史上的蝗灾重灾区,基本消除蝗害;微山湖从过去“夏季满地蝗,大家忙捕蝗”变为“夏季麦浪滚滚,秋季稻谷飘香。过去的老蝗窝,今天的米粮仓……”在中国大地上,真正实现了有蝗虫而无蝗灾。

  就像陈应松在《飞蝗物语》中说的那样――在这个拥有漫长农耕历史的国度,蝗害不再是黑暗梦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