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下企业突围思考

作者:张颖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0-04-23

  □张颖

  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国外形势严峻,疫情正在多个国家肆虐。一场疫情,为在长期经济形势向好、经济形势基本稳定的大形势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企业敲响了一次警钟。人类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全球一体化不仅仅为企业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增加了遭遇风险甚至是“黑天鹅”的几率,不确定性将是未来企业生存的主旋律。

  不确定性之下的企业究竟需要怎样的生存智慧?在《逆势突围:56位管理学家建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书中,各有所长的学者分别从企业管理、营销、财务管理、创新变革、企业家精神、灾难应对,行业受疫情影响分析、商业逻辑分析,以及社会治理等方面,为企业和政府建言献策。

  非常时期,活下来是企业的首要任务。此时企业既要积极开展内向挖潜,依靠员工、股东开展自救;又要协同上下游产业链,通过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争取产业链的协同共存,团体共救;同时,还需要政府部门找准企业的痛点、难点,在公共服务方面予以必要的扶持,重点对关系国计民生、产业链中地位举足轻重、具有较强带动力的企业予以重点扶持。

  就指导企业应对危机的建议而言,浙江大学教授吴晓波的文章颇具代表性,他建议企业极限压缩现金支出、极度挖掘供应链韧性、充分利用好移动互联网平台、做好纵向和横向沟通工作、用好第三方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只能说知易行难,做到任何一点,都需要卓越的领导力、高度的情商,以及对市场变动的灵敏嗅觉。

  在书中,有专家提到企业的固定成本问题,固定成本在非常时期往往是拖累企业的沉重包袱,但在企业快速发展时期,又往往是支持企业外向拓展的坚强后盾。如何以变动成本替换固定成本以适应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考验的则是企业整体的运行机制,比如是否可以采购第三方服务的方式代替增加员工?是否可以租赁房屋、设备的形式,代替采购固定资产的大额前期投入,而保留现金?这些都要因企而异,经过市场预测及财务测算,任何专家都不可能给出标准答案。

  在企业忙于应付眼前危机,度过复工复产的艰难时期后,企业如何从危机中总结经验,查找自身短板,从永续发展的角度,为企业应对更多的不确定性,打造更具柔韧性的组织,以及建立高度协同的产业链体系则是后疫情时期的课题。需要提醒的是,面对不断出现的“黑天鹅”,企业需要尽快成长,未来的市场不会怜惜温室的花朵,只有那些能够化危为机、逆势突围的企业,才有可能在不确定性中基业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