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大桥的视觉史

作者:胡斌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0-04-23

  □胡斌

  《大桥记忆:南京长江大桥主题艺术及史料巡展作品集》(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是依据展览编辑而成的一本书。编者为了保存大桥兴建前后的历史记忆,将书也编印成了那个年代的模样。红色软皮的封套,发黄的甚至带有斑点的纸张,让读者在翻阅的时候,视觉和触感都进入到了那个凝固的历史空间。而从篇幅和开本上,这本书有点像本词典,只不过,这主要是关于图的一部典籍。

  2018年是南京长江大桥正式建成通车50周年,江苏省美术馆于9月举办“大桥记忆――南京长江大桥主题艺术作品及史料巡展”,展览入围“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本书作为展览画册,收录9月15日南京站首展展品(流行于上世纪60―80年代南京长江大桥主题性艺术创作、建设档案与相关大桥日常用品),与基于美术史、建筑史角度的研究文献。

  此书的主体部分分“咱们工人有力量”“风展红旗如画”“大桥照相馆”“大桥人家”“我们的大桥”几个单元将有关大桥的建设记录、创作表现、普通人照片与用品,以及展览情况清晰呈现出来。这是一本集合了大量图像和文献、共计1000多页的厚重之作。从中,我们既读到了宏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场景,也体味到微观层面的多元叙事和耐人寻味的丰富细节,而更为重要的是,深切感受到在这以“大桥”为视觉和精神纽带的众多图像和物件之中所蕴含的集体记忆与情感共鸣。

  当读到当年设计组工程师常荣五的回忆:“我们这一代桥梁科技工作者,为祖国前赴后继,隐姓埋名奋斗了50年……我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求你记得我,我希望祖国在你们手里变得更强大”;看到长江大桥拆迁户微博的补偿款记录,以及那么多以大桥作为背景的鲜活的面孔,我们不能不被深深打动,经由这些,我们才真正触摸到历史的肌理。当然,这部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提供给大众集体怀旧的“老照片”相册,它还包含了一种审慎而具有开阔视野的研究态度。在此书有的研究文章中,对于大桥的美学意象、意识形态系统以及符号的挪用和再利用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一座大桥的前世今生以及聚焦的思想纷争和流变在一个跨领域、跨时空的多维向度中展开。

  《大桥记忆》收集了普通建设者的回忆,以及众多姓名不可考的普通人与大桥的合影,同时,让那种类庞杂的带有大桥符号的生活、学习、生产、宣传用品获得远远超过经典画作的篇章,一把口琴,一个电话簿,一幅电影海报……都均等地占据一个页面。这里面传达了一种研究的转变,即对于一般思想史、社会史以及视觉史的关注,而在情感层面也许牵动的是对于真正的“人民的历史”的殷殷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