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如果你想当一只月亮》:
爱在月光里流淌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0-01-09
□王星 孙琳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里没有我们自己的房子,没有一寸土地、一棵树属于我们自己,它却夺走了爸爸,让我们一直生活在伤痛之中。”翻开《如果你想当一只月亮》,这句话便闯进眼里,心也为之一动。这是儿童文学作家车培晶长篇原创儿童文学新作,讲述一对乡村姐妹随父母移居城市顽强成长的故事。
主角是妹妹,叫月盈,姐姐叫月羊。她们出生在盛产棉花的乡下,那里美丽、安宁,月盈满怀美好的憧憬跟随父母进城,然而不久城市给了她当头一棒:爸爸在拆楼工地遇难,妈妈却立志要带着两个女儿继续在城市里打拼,让两个女儿成为“城里人”,由此小说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小女孩敏感细腻的内心世界。故事里始终伴随着婉柔明净的月光,充盈着女孩的心房,抚平着疼痛和哀思,驱走了灰暗与迷惘,更赐予了憧憬与向往。
小说是一部以外来务工人群为书写对象的现实题材作品,却没有过度渲染贫穷与困苦,作家用温情诗意的文字塑造了一个勇敢、自立的新时代儿童形象。月盈喜欢写诗,用文字表达着对世界的看法和心里的愿望,通过诗歌和努力克服了怨恨与自卑,用宽厚和善良赢得了尊重。其精神光彩体现出新时代的儿童风貌,有引领儿童自我成长的作用和现实意义,也告诉孩子们生活虽有含泪的艰辛,成长虽有疼痛的蜕变,但泪中有笑、痛中有乐、苦中有甜。
小说也没有单纯聚焦儿童生活,而是同时将视角投放到大杂院里61口同是外来务工人员的邻居们:杨胡子伯伯、大嘴王阿姨、陈豆腐……读到他们,我们的脑海里会随时浮现出一张张陌生又熟悉的面孔,他们可能就是城市中我们随处可见的人。他们虽身居凌乱破旧的老房子,却都怀揣着美好向善的澄净心灵,用踏实勤恳的劳动全身心地拥抱着生活,展示着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以及冷漠中的脉脉温情。他们更用行动证明着外来务工人员不仅是城市的移居者,也是城市的建设者,和我们一样都是城市的主人。
《如果你想当一只月亮》是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向阳花’主题出版原创儿童文学精品书系”中的一册,作为专门为农村留守儿童、城市流动儿童打造的现实题材原创励志儿童文学,丛书用一个个丰富、精彩、动人的童年成长故事,书写了广大少年儿童在社会变迁中的成长,体味爱与生命的深远况味,更有对默默奉献、心怀大爱的时代精神的讴歌和赞美。用“向阳花”给丛书命名,寓意是文学像太阳般包罗万象,照耀着留守、流动儿童的成长历程,给予他们蓬勃向上的生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