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座瓷窑送给你》:

淬炼独一无二的“瓷窑”

作者:徐静静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0-01-09

  □徐静静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

  没有什么比陶瓷文化更能完美体现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了。源自最朴实无华的土和最清澈无瑕的水,经过陶瓷匠人们精细而繁复的近百道工序,制作成一件陶瓷半成品,再经过高温窑火的淬炼,最终变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他们或是秉承着陶瓷文化的传统,淡泊宁静、专心致志,务求每一件作品的圆满精致;或是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虽然遭遇过无数次失败,仍在孜孜不倦地追求陶瓷作品的日臻完美。

  这与作家彭学军的艺术追求何其相似。在《建座瓷窑送给你》一书中,她将目光投注于江西景德镇,着力刻画了三个不同性格的少年黑指、小天、金毛的精神成长之路。

  笔者以为,本书近乎完美地实现了作家进行艺术突围的雄心。作家用严谨的结构垒砌了一个小说的筋骨,用内敛而克制的文字描写瓷都人们的生活:成年人面临着传统陶瓷工艺的凋敝和衰微,少年们也面临着情感与理想的困境。小说通过描写三个少年的生活,见微知著地刻画了这座城市的当代变迁,通过描写金毛对制瓷工艺从排斥到热爱,小天一家从逃避现实到回归故土,黑指从懵懂到理解祖辈们对陶瓷工艺的坚守等转变,展现了少年们的精神成长。甚至,小说里的成人们也在不断寻找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结合点,寻找传统工艺与现代社会的契合点,寻找自己的心灵安放之所。我们每个人都在现实世界中不断求索、历经挫折,就如同瓷器的半成品在经历窑火的淬炼。这些淬炼帮助人们建构着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瓷窑”――我们的精神世界。而后我们可以在这座“窑”里烧制出一件件作品――那些生命中或闪光或黯淡的岁月,那些或精彩或平淡的故事。

  小说中有许多犹如神来之笔的段落,体现着作家对语言的精准掌控和对情感的细腻表达。比如,“走得越近,热度越强烈,它温暖了黑指,也温暖了周围的空气,冬天藏有无数蜂针的硬冷的空气变得絮软起来,轻盈起来,棉花一样暖暖地裹住了黑指”。而作家对制陶制瓷工艺的传神摹写,对城市建筑和市民文化的精确传达,无不体现了其在进行创作时的精益求精及艺术追求。

  彭学军一直在孜孜不倦地窑制着她心目中理想的作品,笔者相信,她秉持着与陶瓷艺术家们一样的艺术理念――在变革中进取,不断精益求精,务求圆满精致,又绝不墨守成规――这样的匠人精神定会让她窑出“永开不败的青花”留存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