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图画书经典”书系:
找寻儿童图画书的初心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0-01-09
□三阳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在幼儿园里,90%的孩子画人物都没有耳朵,但一定有眼睛,而且他们大都会画笑脸。孩子正是通过形状来记住文字,通过表情来感受情绪的。你给孩子美好、温度、正能量,他们会感受到,而且一定会挚真拙朴地回应给你。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图画书经典”书系让我满满地感受到爱和温度。比如《河马幼儿园》里动物小朋友们把新玩具退掉换来了送给河马老师的裙子,《萝卜回来了》中小兔子送出的萝卜走遍了小羊、小鹿等小动物的家又物归原主。爱,是可以传递的,这些故事都鼓励我们表达爱,用行动去助人为乐,去感恩回报给予我们爱的人。
儿童时期是习惯的养成期,图画书用艺术的方法、孩子能领会的角度来传达:努力的人终会获得幸福,欺负别人会受到惩罚。比如《哪吒闹海》里的哪吒不畏强权、惩恶扬善为大家喜爱;《外星人收破烂》中不自食其力、不孝顺的人是要被当作垃圾收走的;《梨子提琴》里美好的事物是可以像播种一样众乐乐的,等等。这些最朴素的情感和谆谆教导让幼小的心灵相信美好、质朴方正、笃志尚学。也许他在未来成长路上会经历种种磨难,但依然有爱自己、爱他人和爱世界的力量,会像《神笔马良》里的主人公一般越挫越勇、坚持不懈。这是追求生命意义的过程,更是儿童图画书授人以渔的精妙之处。
儿童图画书是源于生活、植根地域文化沃土、由时代特色浇灌而生长出来的花朵。百年内的大家创作,寓意深刻、内涵隽永,饱含着对祖国未来建设者、民族文化传承人的期待。书系中我们不难发现过往的每一个关键历史节点以及成年人在给孩童编绘图画书时的用心用情和未雨绸缪。上世纪初面对列强欺辱,我们依然东学西鉴,打造以儿童为中心的早期教育,郑振铎笔下的幼稚园里师生互敬互爱,以诙谐幽默来乐对疾苦,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跃然纸上。新中国成立初期举步维艰,神笔马良鼓励孩子们自力更生,小羊战胜小老虎让大家更加团结依靠集体,送出萝卜的小兔子让大家传递互帮互助的温暖。上世纪70年代末社会各方面重整旗鼓,哪吒的重获新生、逆天改命的拼搏精神告诉人们凤凰涅 后更需迎难而上。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大刀阔斧,各行各业面向未来乘风破浪,就像梨子提琴里的种子,让我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多的展望,也让童书为孩子的梦想插上了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