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地图上的绿水青山》:
从这里俯瞰美丽中国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0-01-09
□芦仲进
中国地图出版社
自然资源是在一定的时间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一般以土地的形态(山岭、荒地、滩涂)存在,或是依附于土地(矿藏、水流、森林、草原)存在。自然资源是生存之基、发展之本、财富之源、生态之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空间载体。但很遗憾,大量此类权威信息都掌握在相关行业部门里,而且大多以晦涩难懂的专业数据形式呈现,大众一般很难看到或看懂,也无法系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家底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人与自然关系最紧张的国家之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口众多,且只有一半多的国土适合人类生产和生活,其他都是沙漠、高原、戈壁、高山等;二是资源匮乏,满足现代人类生活需要的土地、水源、能源、草原、木材、金属等资源都十分欠缺,人均资源拥有量远不及世界平均水平;三是经济体量大,我国有着世界上最齐全的经济门类和最大的制造业产能,也在经济发展中使用了巨量的生态空间和环境容量。这种“人口多、资源紧、经济强”的特殊国情,以及由此形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世界上几乎是唯一的。
在自然资源部的指导下,中国地图出版集团编辑出版了《地图上的绿水青山》地图集,让我们以地图的视角,科学、直观地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情况和空间分布特征,领略祖国壮美的自然人文景观,并能从权威的数据图表和案例中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大自然为依托,热爱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呵护自然,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
《地图上的绿水青山》地图集以地球系统科学观为指导,用“美丽中国”开篇,分别以“山、水、林、田、湖、草”为主题,从自然和人文两个维度,宏观呈现了我国地表各类自然资源景观及其相关关系,犹如将一幅壮丽多姿的绿色发展画卷铺展在我们眼前。
山是天地钟灵毓秀之地。地图集中的一幅手绘“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形象展示了我国地貌轮廓的基本骨架,以及盆地、高原、丘陵的空间分布格局。构成美丽中国画卷的不仅是“中国的山”,还有中国的水、林、田、湖、草等,等待读者从书中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