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探究与创新思维的研究型学习工具:CNKI协同研学平台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16-12-29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玮
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知识管理系统研发中心主任 冯自强
如果将学习视为人脑获取知识的过程,那么,从“知其然”,达到“知其所以然”,将他人的知识建构为自己理解、掌握的知识就可以大功告成了。其实这只是在传统意义上对学习的理解。如果把学习看成是对他人知识的再发现,那就必然会超出这种对学习的传统理解,将学习当成一种知识创新活动,或可看作知识学习的“二阶导数”――“知其所以然之所以然”,这就是在探究和创新思维下的研究型学习。显然,它是一种真正能够培养创新能力的学习理念和方式,不仅对学生,尤其是大学生、研究生的成长很重要,即便是大学老师、科研人员、领导干部,也需要在教学、科研、管理的创新实践中学习创新,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
在研究型学习活动中重新发现(含发明)他人已经发现的知识(含事物),至少需要知道关于发现知识的5W2H知识。其中,What:发现了什么知识(创新成果)?Who:是谁发现的这些知识(创新者)?Why:他为什么要发现这些知识(创新背景、目的与成果的意义)?When:他是在什么知识背景下发现新知识的(创新的知识基础)?Where:他是在什么环境下发现的这些知识(创新的客观条件)?How:他是如何发现这些知识的(创新思维与方法)?How about:如何评价他及其发现的知识(人的创新素养与能力、成果达到的水平及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实际上,了解关于“发现知识的知识”还不止于此,5W2H中的每一个知识还有一个5W2H,相互关联嵌套,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非线性知识网络空间。可见,对一个学习者而言,如果将探究和创新思维养成习惯、贯彻始终,对每一个问题都要这样打破砂锅问到底,那么仅就查找、整理、研读学术文献等资料而言,就已经让他望而生畏了。何况对于跨学科、跨行业、跨语言、跨国界的复杂问题,即使知识再渊博、悟性再高,一个人整天苦思冥想,也难免“难渡苦海”。
怎么办呢?基于中国知网国内外海量知识资源和“CNKI协同研究平台”研发的“CNKI协同研学平台”(www.cnki.net),试图破解这个似乎无解的难题。它的基本思路是:
其一,平台对知识资源进行深度知识管理,为学习者提供具有5W2H知识图谱的学习资料。第一层面提供“全而准”的文献检索系统和“文献级知网节”,使学习者可以系统查到所要调研的文献资料,从宏观5W2H了解知识发展脉络与相关创新者;第二层面按文献(可为多篇)的5W2H知识结构建构碎片化知识模块,并将知识模块相关资料聚合为“碎片级知网节”,以便在微观层面逐点深入研学。
其二,平台提供知识网络型迭代式研学笔记系统,学习者可以随时、逐点编写和修改研究心得,并自动按“文献级知网节”“碎片级知网节”将笔记组成知识网络。同时,系统提供知识体系构建功能,学习者可以最终将属于隐性知识范畴的知识网络型笔记建构为自己的显性化知识体系,并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持续研究和学习。
其三,平台提供网络协同讨论系统,约定的学习好友可以共建、共管、共用学习资源,并基于学习模块,随时分享、讨论、总结研究学习的心得体会。
学术期刊进入“CNKI协同研学平台”的意义是什么呢?显而易见,不仅是知识传播,而且是育人,是期刊功能、市场、品牌的更大更深的拓展。“CNKI协同研学平台”对学术期刊有什么要求呢?一是文献质量,二是增强数字出版。“CNKI协同研学平台”将为学术期刊带来什么新的变化呢?那就是支持协同创新的全过程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