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新型数字出版模式

――打造创新成果注册、学术交流、知识共享、数据研究、协同研究的新范式

作者:陆达 黄丽洋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16-12-29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总编辑 陆达 副总经理 黄丽洋

  背景与问题


  纸本出版物原版内容以全文数字化(Full-text)形式发布、全文数据库方式管理和使用,是20年前《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创刊至今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数字出版模式。对这种数字化资源不断进行深度开发,中国知网(CNKI)实现了大多数往期文献与现刊优先数字出版(Online first)文献的碎片化和XML化、基于原生XML数据库(Kbase-NXD)管理,以及在知识层面的内容检索与聚合,为支持基于海量学术文献资源的大数据分析与利用奠定了全新的数据和数据库基础。在此基础上将各类文献碎片内容的各种相关知识动态重组为体系化的“碎片知识模块”,并联通“CNKI协同研究平台”,研发了支持个人和群体深度研读、协同探究原创学术文献的“CNKI大数据协同研学平台”,更加明确和具体地体现了在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文献资源传播平台对学术交流、知识共享、数据研究、协同研究新范式的支持,也代表了学术出版与传播为创新服务的新趋势。


  然而,CNKI目前所提供的数据服务,仍然限于各学术期刊印刷出版的内容。这些论文内容有限、形式单一、刻板,既不能全面、详尽地注册和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客观反映协同研究过程中每一位作者的贡献,不符合现代学术共同体既充分竞争、又充分交流合作的行为趋势,也不能满足社会知识充分共享、成果充分利用的要求,更不能满足“问题导向、应用导向、结果导向”下“数据+协同”研究范式的需要。因此,以往基于印刷版出版物内容的数字出版模式必须改变,向真正的数字出版模式转型,否则学术期刊将因脱离时代要求而无法生存和发展。


  五种新型数字出版物形态


  经过对国内外学术期刊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发展趋势的系统调研,中国知网基于已有的大数据及其分析、互联网协同研究平台等优势,特别是考虑到我国学术期刊应对国际竞争的需要,设计并研发了传统论文、增强论文、全过程论文、简要论文、数据文献5种新型数字出版物形态及其出版系统。


  1.传统论文


  由文字、符号、图表等信息表达,符合传统出版论文撰写规范,全部内容可印刷出版的论文。


  2.简要论文


  或称“微论文”。简化或省略研究背景、意义、结果讨论等部分,直接表达所研究问题的创新点及其详细论证过程,支持创新点快速注册和认可,可不印刷出版。


  3.增强论文


  在传统论文基础上增加或链接各种必要相关数据(或有研究与应用价值的数据),形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复合数字作品,称为增强论文,与传统论文一并注册、登记、发布、分享。增加部分可以不印刷出版。增强数据包括:


  (1)构成论文成果的所有创新点和微成果,如问题、结果创新中的思想与方法创新,整体创新中的局部创新,思想创新中的方法创新,方法创新中的技巧创新,与本文结论关系不大但可以支持其他拓展性、相关性研究的详细数据等;


  (2)支持成果重复验证的内容,如实验设备与材料、实验方法与过程、理论方法与推导过程等;


  (3)支持观点和结论的各种详细证据,如调查或观测过程及其详细结果。


  增强出版方式提高了评价、审稿的科学性和效率,有利于快速发表;拓展了研究成果与思想表达的空间和手段,实现了知识的充分交流与共享,延伸了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了论文被发现和引用的可能,并且可以有效地遏制学术不端行为。


  4.全过程论文


  全过程论文,指的是反映多个作者合作成果及其协同研究主要过程的论文,其论文形式是:论文(传统论文或增强论文、简要论文等)+体现各位作者具体贡献的证据,使得每一位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贡献得到正式注册和发布,从而激励项目成员合作的积极性。


  全过程论文可以借助“CNKI协同研究平台”的项目调研、论证、立项、组织实施、管理模式,在协同研讨、协同创作等具体研究过程中的行为记录中产生。中国知网在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系统中嵌入了该平台,期刊可以为作者提供该平台服务,从而获得国内外重要项目的全过程论文。此外,也可单独发表该类论文。这是我国学术期刊国际竞稿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


  5.数据文献


  数据文献是指只提供成果数据,没有学术观点、结论及其论证的学术文献,可以用于成果注册、数据共享和利用,享有包括著作权在内的知识产权,数据的使用者在发表成果时必须引证。学术期刊发表数据文献,除了不言而喻的社会效益之外,还可以大大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各种数字出版物的出版方式


  上述各种形态的学术期刊出版物都需要通过某种出版方式来实现。这些方式一般由六个方面的多个要素组合构成,即出版物形态、发布时控、内容编辑状态、内容呈现方式、出版载体、出版物保存方式。


  1.发布时控


  相对于印刷出版时间,学术期刊文献的发布时间控制方式一般有单篇文献或整期刊物优先数字出版、整期同步出版、整期滞后出版三种。


  2.内容编辑状态


  数字出版的内容,可以是单篇论文录用稿、单篇论文定稿、整期定稿三种。


  3.内容呈现方式


  数字内容的呈现方式由刊物的阅读功能决定。一般有以下4种。


  (1)印刷原型


  显示页面的版式与印刷版本相同。


  (2)HTML原型


  由XML数据生成HTML文件,移动出版中采用ePub格式,显示内容与印刷原型相同,但版面可根据阅读设备的特性自适应调整。


  (3)HTML碎片重组


  按文章结构(一般按有独立意义的段落)将内容分解成若干模块,供碎片化检索、重组和阅读。一般按知识构成模型(5W2H)分五个部分,研究对象、问题、目标、结果、结论(What),研究背景(When),研究意义(Why),项目支持机构、研究机构、作者(Who),研究场所与条件(Where),方法与过程(How)、结论的讨论与评价(How about)。


  按5W2H结构组成的数据库,可为科研选题、关联问题发现、解决方案制订等决策研究提供大数据分析手段。


  (4)HTML知识网络


  又称“知网型论文”。在“HTML碎片重组”模式基础上,按碎片化模块构建“知网节”,引文网络、概念网络、作者网络、项目网络等,并提供相关事实数据及可视化分析,对文中专业术语(概念、原理、观点、规范、标准、设计、技巧、人物等知识单元)提供释文或相关文献链接。


  4.出版载体


  刊物的印刷、光盘复制、WEB发布、移动发布,各种载体的数据库发布。


  5.保存方式


  学术期刊作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需要永久保存。长期保存的载体包括纸本、可维护动态网络硬盘,以及标准化条件下的档案级光盘、感光胶片等。


  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模式可以根据选定的数字出版物形态,参考上述出版方式确定。出版形态与出版方式的组配关系可参照下图。


  期刊出版平台在CNKI中的地位与作用


  CNKI作为网络化知识基础设施,是一个全面打通知识生产、传播、利用和知识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优化和提升学习与创新、投稿与出版、传播与利用、交流与共享全过程效率的互联网平台体系,“腾云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其中创新性公共知识生产与传播的一个源系统。它将期刊内容输出到“CNKI知识资源整合平台”与国内外各种资源整合后分两路输出:一是输出到面向国际国内的数百个“行业知识服务平台”,并以个性化定制方式“接入”各单位的“机构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系统(OKMS)”或数字图书馆系统;二是输出到“CNKI大数据协同研学系统”,服务于个人和群体的自组织学习与研究。同时,这两类用户平台均可接入各学术期刊采编平台向期刊投稿,由此形成知识生产、传播、扩散和利用的生态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