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种东盟图书首展广西、跨国合作故事引发共鸣——

中国—东盟图书文化周架起文明互鉴新桥梁

作者:本报记者 陈妙然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7-08

  7月6日,2025中国—东盟图书文化周落幕,从国际书店展区订购出的一批原版图书将陆续发往订购者的家中,这些来自东盟国家的优秀出版物将会继续发挥文化交流互鉴的作用。

  中国与东盟国家友好交往源远流长,2021年11月22日,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正式宣布建立,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愈加深入,为中国—东盟之间的图书出版交流合作提供了强大支撑。在这个唯一以“中国—东盟”命名的图书文化周上,不乏文明交流互鉴的多彩故事。

  在位于南宁的主会场,入口显眼处就是国际书店展区,本次文化周期间,国际书店为读者精选了400种原版图书,其中100种东盟国家出版的图书是首次展示在广西读者面前。

  在这里,外文原版儿童绘本最受带娃家庭的热捧,许多小朋友刚一走进书展,就被这些封面精美的原版图书吸引得走不动道了。也有很多家长想培养孩子的英文阅读能力,带着孩子在这里驻足翻看。

  国际书店展位负责人佟濛介绍,有一批来自广西大学越南语专业的学生,对这里的越南版图书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还有一些学校或文化场馆负责人当场订购了一批原版图书。

  7月3日文化周开幕首日,多位来自东盟国家的图书馆负责人走进该展区,泰国国家图书馆馆长布帕·楚查惊喜地发现这里有一本由泰国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兴奋地举起来拍了一张与图书的合影。

  这是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的悠扬协奏。“国内的很多出版机构,正是因为我们有‘中国—东盟’这样的概念,所以热情参加我们的活动。”文化周主办方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总编辑卢培钊说,“围绕‘中国—东盟’主题,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活动。比如今年,首次举办了中国—东盟图书影响力报告发布会,这个报告是行业里没有人做过的。报告发布会上,我们会为影响力出版集团、影响力出版社、影响力图书颁发证书。通过这样的方式,汇聚‘中国—东盟’主题下的资源,最终形成我们这个地方出版集团举办的大型书展独有的特色和定位。”

  中国—东盟图书影响力报告发布会上,荣获影响力出版集团的北京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曹蕾带来了与东盟国家合作,深化文明交流互通的感人故事。2020年北京出版集团以《平凡的世界》叩开了马来西亚图书市场的大门,实现了我国茅奖作品进入马来西亚市场的突破。在出版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方言翻译与文化适配的难题。为了让译文更符合马来语的表达习惯,出版社积极配合翻译团队遍查资料,请教专家,用最大的诚心和努力让马来语读者感受到黄土地上的奋斗精神。

  “在《平凡的世界》推广活动中,一名叫阿米娜的马来西亚女中学生在读完《平凡的世界》后深受触动地说,路遥笔下黄土地的奋斗和爷爷开垦橡胶园的故事一样动人。可见文明互鉴的密码其实就藏在普通人命运的交响里。”伴随着曹蕾的讲述,台下报以热烈掌声。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董事长黄轩庄表示,东盟国家是与我国山水相连、人文相通的友好邻邦,推进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不仅是国家周边工作的重要部署,也是出版企业发挥文化桥梁作用,拓展自身国际发展空间的重要机会。

  “越南有一位我们的老朋友,越南芝文化出版公司创始人阮丽芝女士,连续两年都来参展,非常活跃,以她为代表的一批东盟国家的出版机构人士积极参与文化周,给我们很大的鼓舞。”卢培钊说。

  今年是中越人文交流年,展场内特别设置了越南人文展区,在这里,记者见到了阮丽芝,她身着漂亮的传统服饰,正在与其他国家的出版人进行交流。她亲切热情地对记者说,很高兴看到文化周设有越南人文展区,这里不仅展示了越南图书,还展示了越南服饰、艺术与饮食等多方面的文化,可以很好地让中国读者走进来了解越南。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表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国—东盟图书文化周架起了中国与东盟民众心灵沟通的桥梁,也为中国与东盟在经济、科技、文化领域的合作发展贡献了出版力量。

  “面向东盟始终是我们出版走出去的一个重要抓手,是我们的特色亮点,我们将坚持把它办下去。”卢培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