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探寻历史中那些光明俊伟的人物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5-16
作为一位文史研究者,何杰华因探寻海南本土历史文化闻名。近年来,他持续在此领域钻研发力,出版了《另一面的海南》《邑以文名——文昌传》《海瑞传》等作品。按照他的写作计划,海南本土历史文化名人系列是他写作的重点所在。于是,在《海瑞传》出版之后,笔耕不辍的他很快捧出了《国士丘濬》(海南出版社)这一新作。
在明代的王朝政治中,这位来自海南岛的“国士”有着巨大的政治和文化影响力,他是政治家,官至尚书、内阁大学士,被称为“中兴贤辅”;他还是一个儒家学者,著有《大学衍义补》,被誉为“一代文宗”。同时,对于海南来说,他更是著名的《南溟奇甸赋》的作者,用华彩文笔为故乡作赋。尽管有着这些成就,但是对于大众而言,丘濬的形象依然是模糊的。因此,书写一部新的丘濬的传记十分有必要。
通过阅读《国士丘濬》,读者可以了解丘濬如同大河般波澜壮阔的一生。该书共分为7个章节,分别是“少有凌云志”“迢迢科举路”“谁人执我笔”“返乡路漫漫”“国子监风云”“他的理想国”“总有归去时”。在整体结构和章节安排上,全书基本按照时间的线索,从丘濬的少年、中年写到了老年。何杰华通过对文献的爬梳和对史实的考证,书写了丘濬的身世和生平事迹,在对历史的细节还原中重塑了丘濬的生动形象。书中,丘濬不再是那个概念化和符号化的政治家和儒家学者,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史和精神史。
从题材上说,《国士丘濬》当然可以定位为一本偏向社科普及的历史文化名人传记,但这本书同时具有学术性。其一,书中对于丘濬“四种名字的写法”的考证以及丘濬著作海外传播的考察等都很有学术价值。其二,在叙述的过程中,凡是涉及引用的地方都标注了古籍原文的出处。其三,在该书的附录中,作者还提供了一个长50余页的“丘濬年谱新编”以及详细的参考书目。不难看出,何杰华在文献查找和历史考证方面下了非常多的功夫。因此,他的这本丘濬传记可以作为后之学者研究丘濬时的重要参考资料。
我更愿意将这本书看作兼顾历史研究和文学叙事的书写。在非虚构的历史书写中,写作者常常面对的一个很大的难题是历史与叙事、真实与想象之间的平衡。一方面,历史书写是“有所本”的,必须依赖既有的历史事实和文献材料;另一方面,历史书写既然是一种“书写”,就必然包含着一些故事性和戏剧性,从而让历史素材转化为带有趣味性、能给人带来阅读快感的故事。在《国士丘濬》中,何杰华既有扎实的历史考据,又有涌动的文学才情。从内文可以看出,以诗证史、文史互证的研究方法也使用得十分广泛。而这种叙事策略让何杰华的写作带有了浓郁的文学叙事色彩,也让这本传记变得更加具有可读性。
书中很多章节中对于丘濬生命处境和人生态度的剖析更为精彩。作者是以“将心比心”的方式来进行历史书写的:他在精神上与丘濬对话神交,在思想上与丘濬同频共振。这是一种“此中有人,呼之欲出”的书写,也是一种带有性情和温度的书写。这种字里行间对传主的“体贴”,必将会拉近“今人”和“古人”的距离,也必然会引发读者的共情和共鸣。毕竟,不管生活在哪个时代,人的情感状态和生命处境总是那么的相似与相通,具有普遍性。在这个意义上,何杰华的历史书写其实带有很强的个人风格。
“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苏轼在《赠姜唐佐》一诗中如是说。海南自古以来崇文尚教,出了不少的名士大儒。正如何杰华所书写的海瑞和丘濬,这些历史文化名人给海南留下了重要的精神文化遗产,值得后人去继承和发扬光大。不管是海瑞还是丘濬,何杰华都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加以观照。通过何杰华的历史书写,这些历史文化人物重新变得生动鲜活了起来,并以他们的学问、人品和功业持续召唤着新一代读者的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