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好的人生》:海派烟火中的励志故事

作者:本报记者 杨雯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4-23

  4月17日,由孙俪、董子健领衔主演的都市情感疗愈剧《蛮好的人生》在CCTV-8黄金档、优酷播出。该剧立足现实主义创作手法,通过胡曼黎与薛晓舟这对“非典型”搭档的故事,以快节奏、高密度、轻喜风、烟火气折射人间百态,展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以及在困境中寻找希望的力量。

  “不完美但可爱”的女主角

  该剧讲述了金牌保险员胡曼黎突发人生危机,事业、婚姻双双跌入低谷,意外与保险小白薛晓舟携手合作,两人从针锋相对的敌人逐渐成为亦师亦友的绝佳拍档,最终各自收获“蛮好的人生”的故事。

  有别于过往对女性形象的刻画,胡曼黎作为这部剧的核心人物之一,她的形象生动而立体。编剧费慧君在塑造这个角色时,希望她是一个“比较真的人,身上会有小缺点和小瑕疵,当然她的本质是好的”。她认为,胡曼黎有许多“不完美”之处,如“外强中干,有时候张牙舞爪,甚至有一些小虚荣和势利眼”等,但她的这种表演型人格,和工作以外的浸润于平凡生活的善良、心软、接地气的状态,恰恰是每个人都能从自己身上找到影子的地方。

  费慧君表示,胡曼黎这个人物的塑造是原创剧本的基石,并没有特定的人物原型,是基于对身边同龄女性的共性进行提炼,展现出熟龄女性坚韧善良、有旺盛生命力的特质。“胡曼黎就是从上海里弄里打拼走出来的,是一位充满市井气的职场女性,她与薛晓舟是一组好玩的人物结构,看的是两个天差地别的人如何相互救赎。”

  导演汪俊也认为,胡曼黎的“鲜活生动”是她最核心的人物特征,这已经不能仅仅用“准确”来概括了。他提到,剧中的胡曼黎在保险行业打拼了20年,身上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职场上的通病,但是她在面对家庭的时候,对待丈夫、儿子、父亲,又有非常贤妻良母、全心奉献的一面,人物形象非常饱满立体。

  关注行业背后的人

  说到保险,人人都不陌生,但保险行业内部的“生存法则”是什么样的?《蛮好的人生》突破性地选择保险业作为故事切入点,将创作视野扩展至金融领域的诸多现实困境与机遇,关注养老、医疗等社会民生话题,给观众带来有趣、有情、有新意的追剧体验。

  费慧君提到,保险行业是他们希望突破传统题材、尝试创新的选择。“保险行业此前较少被影视作品深入挖掘,具有独特的创作空间。此外,保险行业低门槛,但职业天花板高,这种特性为剧作提供了丰富的传奇性和戏剧冲突。”

  一直以来,费慧君写职场剧都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如果剧中呈现的事件矛盾也可以发生在其他行业,那么这个案例就是不合格的。因此,《蛮好的人生》中呈现了多处“专属”于保险行业的故事,比如,胡曼黎带着团队抢客户时,会提前3个月摸清目标客户的生日、爱好甚至宠物名字;为了签下一单养老社区保险,她能在客户家门口从早上6点蹲到深夜。而薛晓舟作为职场菜鸟,第一次谈客户就被骂到自闭,因为他背熟了所有保险条款,却不知道客户真正想要的是“给女儿留一份保障”。

  这部剧虽然以职场为背景,但汪俊强调,这并不是一部纯粹的职场剧,而是“有强大的生活场景”。他希望通过这种叙事方式,让观众看到人物的成长与变化。费慧君也提到,她在创作过程中,始终关注的是“每一个行业背后的人”,而非单纯的职业故事。

  写给上海的一封情书

  整体来看,《蛮好的人生》是一部典型的海派文化作品,观众可以透过屏幕一览生活气息浓厚的弄堂街巷、霓虹跃动的外滩光影等。

  费慧君提到,创作这部剧的初衷之一是“为上海写一封情书”。“以前有很多的戏会提到上海,在上海拍摄,很多观众印象中的上海就是高楼大厦,每一个人都很精致、洋气。但是这座城市的内里,其实只有每天或者从小到大生活在这里的人才能感受到。”因此,她希望通过这部剧,展现一个真实而立体的上海,以及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们的故事。

  方言的运用是这部剧的一大亮点,孙俪等不少演员都使用沪语台词呈现烟火气。比如,谈百万保单时,胡曼黎能用标准普通话剖析条款;被客户刁难时,秒切上海话怼人:“侬当自家是外滩18号VIP啊!”汪俊表示,这样的设计可以让人物更加生动和真实,侧重生活流让创作更加落地。“我们和孙俪探讨过胡曼黎说上海话的运用场景,一个是她生气急了的时候,以及一些生活里的俚语;另一个是作为保险人员的对象感,与老上海的客户能迅速拉近距离,体现出这个人物脑子活络。”

  《蛮好的人生》以其独特的视角、生动的人物塑造以及对生活与职场的深刻洞察,成为了近期电视剧市场中的一股清流。正如费慧君所说:“人生百态,酸甜苦辣都是蛮好的。”这无疑值得每一位观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