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会“读书人”

作者:《吉林日报》记者 纪洋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4-22

纪洋(右)在长春市新华书店福祉大路店采访阅读活动。


  今年,是我步入工作岗位的第十年,也是担任文化记者的第十年。10年来,我接触过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有一种人,最让我难忘,他们就是“读书人”。

  何为“读书人”?我认为就是所有懂书、爱书的人。他们的身上,都有着书的“印记”,或是谈吐,或是思想,或是气质……与书结缘的人,妙趣横生。

  还记得在采写“吉林省全民阅读推广人”的时候,建筑工人杨成军曾说:“生活虽然苦,但我们有文学相伴,也是苦中有甜。文字的声音有时候可以取代锅碗瓢盆的碰撞声。”

  作家任林举曾说:“我那年可能12岁,为了一本书,会一个人穿过一大片草原,去另外一个村庄。”

  72岁的吉林白城市通榆县包拉温都乡迷子荒村农家书屋管理员张树森曾说:“我和老伴有个约定,如果有一天,我们迈不动腿了,就让儿子、孙子继续为书屋服务,为群众服务,让书香一直飘荡在草原上。”

  简单而质朴的话语,却藏着最动人的力量。这些“读书人”的故事,深深地感动着我。他们执着于读书,用读书改变了自己一生的命运。把他们与书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我深感荣幸。

  记得刚工作的时候,我经常参与送书、捐书的活动。一次我跟随时代文艺出版社走进吉林公主岭市玻璃城子镇中学,为孩子们送去600多册新书。临走时,孩子们挤在教室的窗前,向我们挥手道别,他们收到新书后幸福的笑脸,永远镌刻在我记忆的深处。

  近年来,随着全省图书馆分馆、乡村图书角的增多,我便很少参与捐书活动,更多的是记录一场场阅读活动,走进一家家特色书房。在一次青少年讲书大赛中,我看到的是孩子们一张张骄傲、自信的笑脸,他们在舞台上大声地讲述自己与书的故事,是那么从容,那么精彩。从读书到讲书,孩子们不变的是初心,改变的是气质,是阅历,更是底蕴。

  几天前,在北书房·新华诗歌书店的“国学讲堂”活动中,资深书友雪婷感慨地说:“从前,总认为读书是一件很私人的事,现在,读书可以是我们一群书友最志同道合的事,我们可以讲书、听书、研学、讨论……在最美的书店里做着最美的事。”

  读书的确很美,读书的人也很美,这种美源自一颗向上生长的心灵,就如生机盎然的春天一般,永远热烈,永远年轻。

  10年间,我目睹阅读的边界不断延展,阅读的方式更加多元,阅读抵达了更广泛的人群,全民阅读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那些与书相伴的灵魂,始终在告诉我——读书吧!你读过的书藏着你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文字浸润的岁月,是暗夜中的灯塔,是跋涉时的行囊,让你在漫漫人生路上,永葆向上攀登的勇气,永葆仰望星空的诗意与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