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第一课·写给青少年的绿水青山”丛书

开启青少年生态科普之旅

作者:朱晓晓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4-21


张聪 等 主编

中国地图出版社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国家富强、关乎民族复兴、关乎人民幸福。青少年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重要阶段,扎实有效地开展生态文明科普教育,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还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为未来培养一批具有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中国地图出版社适逢其时地组织出版了“生态第一课·写给青少年的绿水青山”丛书,为青少年精心绘就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绿水青山画卷,开启了青少年的生态科普之旅。

  该丛书由中国地图出版社牵头,由三部分核心主创人员组成:一是涉及山、水、林、田、湖、草、沙、海各个领域的地理学、生态学、水文学等相关学科专家;二是熟悉新时代青少年认知特点和阅读需求的科普工作从业者和科普专家;三是从事教育教学的一线优秀教师。作者团队视野开阔,逻辑清晰,各领域专家保证图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知识性,科普工作从业者和科普专家及一线教学教师负责图书的趣味性、可读性和故事性,最大程度地发挥不同作者各自专业领域的优势,提升图书的内容质量,满足新时代青少年的阅读需求。

  该丛书以“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指导,共分为《中国的山》《中国的水》《中国的林》《中国的田》《中国的湖》《中国的草》《中国的沙》《中国的海》8册。丛书按照“传承文化—基本内涵—生态功能—作用原理—存在问题—治理成就”的逻辑关系编制各分册内容,多维度、全景式地展示中国自然资源要素的分布与变化、特征与原理、开发与利用,介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和现状、问题和措施、成效和展望,全方位地展现了我国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通过地图、图片、手绘插画等多种形式,将深刻的生态文明知识理念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文字和形象生动的画面,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激发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理念不仅彰显出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为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指引。在丛书编撰的过程中,创作团队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每一章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文明理念相融合,或采用诗词名句,或引用古典名作,从古人朴素的生态理念开始切入主题。在每一章的内文中,创作团队还通过知识速递、信息卡等多种形式,阐释山、水、林、田、湖、草、沙、海这些自然资源要素承载的历史文化及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基因,帮助青少年建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从而传承和弘扬我们的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第一课·写给青少年的绿水青山”丛书是一套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图文并茂、教育意义深远的生态科普读物。丛书入选中宣部2023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和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这不仅是对该丛书内容的高度认可,也体现了其在生态科普教育领域的重要价值。通过阅读这套丛书,青少年将逐步建立起对我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深刻认知,不断增强生态意识、节约意识、环保意识,不断提升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更加自觉弘扬生态文化,将建设美丽中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深植于心,付之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