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子的回望——历久弥新的焦裕禄精神》

以融媒体出版传播焦裕禄精神

作者:马珊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4-21

项目创作组

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把泪焦桐成雨,焦裕禄精神跨越时空却历久弥新。2024年是焦裕禄同志逝世60周年,为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和新华出版社联合推出《一甲子的回望——历久弥新的焦裕禄精神》电子出版物。该产品入选2024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该产品首次以电子出版物的形式出版,利用Unity 3D、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对多地走访调研得到的一手素材以及新华社近60年来的图、文、声、像等200余件珍贵史料进行全新创作,融入沙画、广播剧、纪录片等多种艺术形式,立体化再现焦裕禄的生平事迹,生动展现焦裕禄精神内涵及其当代价值。我们邀请到焦裕禄干部学院名誉院长、兰考县焦裕禄纪念馆名誉馆长、焦裕禄二女儿焦守云,中国歌剧舞剧院艺术培训中心主任、焦裕禄精神研究会副会长、焦裕禄外孙余音作为总顾问,中共中央党校学者陈思任顾问,对内容进行指导把关,国家级数字艺术与创新设计团队进行程序设计开发,业内顶尖配音团队进行素材加工创作。

  我们把从多地走访调研时搜集的各种资料碎片化,然后根据各个板块的内容特色进行整理及二次创作。第一个板块是以多视角阐述焦裕禄精神内涵的“回溯历史 精神永续”。焦裕禄精神被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考虑到电子出版物的内容表现形式比纸质图书丰富,更易进行内容创新,在焦裕禄精神这一偏理论的板块设计方面,我们创新性地采用沙画故事来展现。在内容选择上,每种精神下选择4个最能体现该精神的典型事迹;在展现形式上,先将事迹文字改编为故事脚本,然后选取沙画这种富有年代感的表现形式进行二次创作。另外,我们还通过沙画展现了“艰苦朴素、热爱劳动、不搞特殊化”等焦裕禄教育子女的内容,以此来展现焦裕禄家风。

  第二个板块是以时间轴宏观展现焦裕禄生平事迹的“追念往昔 正气一生”。经过多次讨论、试错,我们最终在这个板块大量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让一幅幅平面历史照片里的场景内容“动”了起来,如焦裕禄微笑地招手、人民在如火如荼地劳动,让那个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尽现眼前。

  第三个板块是以焦裕禄的遗物——手表为表现形式,动态展现重大事件的“战于沙丘 魂系兰考”。为了避免与第二部分焦裕禄生平中兰考的内容重复,我们再次创新了内容表现形式,提升表现力和生动性。众所周知,兰考是当时灾情极其严重的地方,焦裕禄临危受命接下了这个担子,每天的工作都排得满满的。记得有份史料记述了这样一段文字:面对“三害”肆虐,焦裕禄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对全县120余个生产大队进行走访、蹲点调研,对所有风口、沙丘和河渠逐个丈量、编号、绘图,闯出了治理“三害”的新天地……如何体现焦裕禄繁重的工作呢?经过讨论、筛选,我们最终将第三个板块的界面设计为焦裕禄的手表,选取了12个焦裕禄在兰考的典型事迹,每个小时对应一个事迹,每个事迹又通过二次创作,以广播剧的形式展现出来。读者可以通过鼠标点击时刻使手表指针转动,指针的转速体现了焦裕禄的忙碌,点击每个时刻后播放的广播剧还原了当时那个年代的各种声音。闭眼聆听,有仿佛置身现场之感。

  第四个板块是以当代兰考、博山、洛阳矿山机器厂等地的发展彰显新时代下焦裕禄精神的“赓续精神 功载千秋”。前几个板块已经有了沙画故事、人工智能、广播剧的创新形式,这里我们采用纪录片的形式,将焦裕禄精神影响下的当地城市、企业等当代面貌展现出来,一帧帧新老画面表现出回望、更迭、传承的意味,让人不禁感叹焦裕禄精神历久弥新。

  焦裕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产品通过权威的内容呈现、精美的艺术设计、前沿的数字技术,创新了焦裕禄精神的主题教育形式,为继承和弘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