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黄河》为国家战略提供学术支撑
关注黄河治理 深挖学术内涵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2-25
2025年1月,《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4)》发布,《人民黄河》入选其中并进入水利工程类Q2分区,影响力指数排名第十六,较2023年排名上升了5名,在全部水利工程类中文期刊排名中位于第五名。
面对荣誉,《人民黄河》执行主编、主任赵宏伟倍感振奋。“在当今水利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民黄河》将着力构建黄河保护治理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坚守办刊宗旨、关注前沿水利科学交叉领域、探索提升国际影响力的路径,持续推进黄河保护治理基础研究和新技术的深度融合。”赵宏伟对《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说道。
创刊于1949年11月1日的《人民黄河》,是新中国创刊最早的水利期刊,曾用名《新黄河》《黄河建设》。创刊76年来,其始终坚持“宣传治黄科技成果,开展学术讨论,为科学治黄服务”的办刊宗旨,共发表各类文章2.1万余篇,记录了不同时期的黄河保护治理方略、汇集了众多黄河保护治理成果,形成了蕴藏丰富的黄河保护治理文献库。
守正创新
为国家战略提供学术支撑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不仅掀开了新时代黄河治理和保护的新篇章,也给《人民黄河》指明了方向。赵宏伟介绍,自2020年以来,《人民黄河》聚焦黄河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出版,不断向知名专家约稿、组稿,连续5年推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题,共刊发涉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论文200多篇,包括两院院士王光谦、刘昌明、山仑、张楚汉、王浩、王家耀、夏军、彭建兵,长江学者任保平、夏军强等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为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提供学术支撑。
2024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兰州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人民黄河》抓住时机,在中国知网及时推出两院院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题(2020—2024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被引论文专题(2020—2024年)、长江学者任保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题(2021—2023年)等5个专题,营造了良好的黄河保护治理学术舆论氛围,为促进深入开展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学术研究提供支撑。
瞄准“三点”
不断扩大学术期刊影响力
黄河因“水沙关系极不协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人民黄河》多年来一直把抓住治黄“重点”、聚焦治黄“热点”、破解治黄“难点”研究作为年度组稿工作的中心任务。
赵宏伟告诉记者,一方面,《人民黄河》充分发挥编委会的学术引领和支撑作用,通过拜访、会议座谈等方式积极征求编委对办刊工作的指导建议,每年的重大选题、重要组稿都有多位编委为杂志撰稿;另一方面,鼓励责任编辑参加相关学术会议,了解行业动态,主动与专家建立联系、交朋友,并跟踪国家级重大项目进展情况,进而组织到高质量的稿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此后,新质生产力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课题,在赵宏伟看来,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有力抓手。
对此,《人民黄河》向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建华教授约稿,撰写《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动态演进及障碍因子诊断》一文,于2024年3月初在中国知网首发,4月初正式出版。“目前,该论文总下载量超5100次,位于《人民黄河》创刊70多年来论文下载榜第三名,被引用频次为30次,位于2024年《人民黄河》论文被引用频次第一名。”赵宏伟说,该论文发表后吸引了一批高质量的新质生产力研究论文投稿,让《人民黄河》在新质生产力前沿学术研究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影响力不断增强。
与时俱进
构建学术媒体融合发展矩阵
回望过去,赵宏伟直言,新老媒体融合发展是学术期刊发展中面临的一道必须翻越的“坎”。对此,《人民黄河》积极拥抱互联网新技术,不断适应读者阅读方式的需求而进行改变,开展了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的合作,利用数据库的技术、网络渠道实现《人民黄河》快捷数字化传播。
同时,充分发挥纸刊、网站、微信公众号、知网数据库等平台的作用,通过“一刊、一网、一微、一库”4个平台构建了自己的学术媒体融合发展矩阵,并利用各个平台的独特优势,多维度地推广黄河保护治理科研成果。
目前,《人民黄河》微信公众号粉丝量约有1.1万人,新媒体已成为扩大《人民黄河》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赵宏伟给记者举了个例子,2024年9月微信公众号推送了张楚汉、王光谦院士撰写的《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一文,一个月内阅读量超万次,还受到“生态修复网”“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院士+”等微信公众号的转发,使得《人民黄河》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得到提升。
赵宏伟告诉记者,《人民黄河》将2024年定为期刊国际化发展元年,确定了国际学术数据库拟入库名单,按照国际数据库的要求,完善升级了中英文网站,努力提升黄河保护治理学术研究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当前,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与传播是新方向,短视频逐渐成为人们交流信息的主要载体。对此,赵宏伟表示,《人民黄河》计划采用AI技术制作短视频,以虚拟播报员讲解的方式,深度挖掘学术论文的内涵,提炼论文的核心论点,探索微信视频号在学术期刊传播中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人民黄河》的学术传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