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时间是挤出来的

作者:陈士润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2-25

  读书,如同一场心灵深处的悠长旅行,一次智慧无声的积淀之旅。在现代社会的高速运转中,时间仿若变成了最为珍稀的宝藏,常听到人们慨叹没有时间沉浸在书的世界里。鲁迅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去挤,总是会有的。”确实如此,读书的时间,正是从繁忙的生活中一点一滴挤出来的。

  古人云:“书痴者文必富,学海者智必深。”深刻地道出了读书与智慧之间那密不可分的联系。纵观那些成功之人,他们往往能在如山的日程中寻得间隙阅读,因为他们深知读书对于自身的重要性。比尔·盖茨每年都会博览群书,即便是在度假期间也手不释卷;巴菲特更是将大量时间投入到阅读与思考之中。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阅读时光,为他们积累了深厚的智慧,为他们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的至理名言,生动地强调了读书对于提升写作能力以及个人修养的关键意义。古代诸多名人志士,也为我们树立了挤时间读书的光辉典范。吕蒙原本只是一介武夫,但在孙权的谆谆劝诫之下,开始利用点滴时间勤奋读书学习,最终蜕变为有勇有谋的主将。《手不释卷》的故事更是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身份地位,无论环境多么艰难困苦,只要愿意去挤时间读书,就能不断实现自我提升,成就非凡事业。孔夫子利用一切空闲时间读遍群书,成为儒家学派的伟大创始人;毛主席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也始终如一地保持着阅读的习惯,他在马背上研读书籍,甚至在战斗的间隙也不忘沉浸在书的世界里。这些伟人的光辉事迹,无不有力地证明了读书时间都是靠挤出来的。

  当今社会,科技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使得信息的获取变得异常便捷,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息过载的困境。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设备无情地占据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刷微博、看抖音、玩游戏成了许多人消磨时光的主要方式。然而,这些娱乐活动虽然能带来短暂的欢愉,却无法替代读书所赋予的深度思考与心灵滋养。

  “时间给勤奋者以智慧和力量,给懒汉留下空虚和懊悔。”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时间,勤奋不懈地读书。只有真正发自内心地热爱读书,才能在繁忙的生活中自觉主动地挤出时间。可以充分利用早晨起床后的那半小时、午休的宝贵时间、晚上睡觉前的半小时等零散时光进行阅读。这些时间看似微不足道,但积少成多,就能汇聚成可观的阅读量。此外,还可以巧妙地利用通勤时间、等候时间等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随身携带一本书或电子书,只要有空闲,就可以拿出来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融入生活的每一个细微角落。

  可以采用番茄工作法,将时间巧妙地划分为25分钟的工作时间和5分钟的休息时间。在25分钟的工作时间内,全神贯注地阅读,不被其他任何事情所打扰,从而大大提高阅读效率。5分钟的休息时间则可以用来放松身心,为下一轮阅读做好充分的准备。明确每月、每周乃至每天的阅读目标,并全力以赴地去完成。阅读可以涵盖不同类型的书籍,如文学、历史、科学、艺术等,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外部环境的支持也是挤时间读书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家庭、学校、社会都应携手为读书创造良好的氛围。家长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读书,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些城市推出的24小时图书馆、流动图书馆等创新举措,为人们提供了极为便捷的阅读服务,让更多的人能够随时随地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不仅能极大地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还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我们的素养。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只有不断读书学习,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充分实现自我价值。从现在开始挤出时间读书,让阅读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书籍陪伴我们茁壮成长。

  读书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只要我们愿意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阅读时光。让我们在书海中尽情遨游,汲取智慧的力量,成就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