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分榜:
阳光雨露滋养新时代少年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2-27
临近年末,电影《好东西》中正直、勇敢、有阅读量的小孩王茉莉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透过银幕和文字,我们看到新时代少年的形象正在发生改变,他们不被定义,拥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怀抱着对世界的好奇;新时代的少儿图书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延展他们的想象力。从书写童年经验到把握重大主题,从注重情感教育、美育教育到弘扬体育精神、科学家精神,少儿图书将对少年成长的关怀融入对时代发展的观照之中,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阅读选择,用书中的阳光雨露滋养新时代少年。
这一年,作家们的倾情奉献,让儿童文学的土壤愈加丰沃。《我们的乒乓球队》(天天出版社)刻画了孩子们克服种种困难迎难而上的故事;《绣虎少年》(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将湘绣传承与残疾少年的成长交织,在展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厚底蕴的同时,反映当代少年向阳而生的坚韧;《山月当归》(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用清新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乡村少年的追梦之旅。在这些成长小说中,作家们唤醒心底的童年记忆,真挚坦诚地分享个人化的人生经验,鼓励孩子们拥有面对遗憾与挫折的勇气。
除了写给孩子们的作品,由孩子们创作的作品也让人动容。《田野诗班》(湖南人民出版社)收录的诗歌和配图,均由湖南省会同县粟裕希望小学儿童诗歌社团的孩子们创作,儿童的天真与清澈化作诗歌,传播希望与慰藉。
少儿优秀畅销书不乏现实题材的文学力作,作家们关注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主题,并注重运用孩子们喜爱的方式表达,让作品拥有真实、自然的感染力。军事题材小说《云朵上的爸爸》(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以爱为线,通过对军嫂、军娃等群体的刻画与描写,间接传递当代军人的奉献精神。《大鸟》(二十一世纪出版集团)将生态美与文学美融于一体,为孩子们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妙景象。
作家笔耕不辍为孩子们编织着文学世界,也传递新的表达方式。如肖复兴在创作《风啊吹向我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时多用散文笔法书写,让整部小说在保持叙事节奏的同时,又颇具诗性韵味。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文学名家将目光投向儿童文学创作。如《刘醒龙地理笔记》(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系茅盾文学奖得主刘醒龙专为孩子们创作的纪实散文集,用一篇篇行走手记带小读者领略大美中国。
这一年,少儿图书在内容题材与出版形态上更加丰富。相关领域权威专家与绘本作家联袂打造的系列图书兼具专业性、系统性与可读性;原创绘本独立发展,成为承载不同内容的载体;漫画被广泛运用于各类主题,VR、AR等数字技术增强图书的互动性与体验感。
六大板块、100个传统故事,引领孩子纵览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少儿绘本大系”(青岛出版社)在呈现中华经典故事的基础上,设计了许多互动小游戏,并融合数字技术为孩子带来多重阅读体验。“美丽中国·从家乡出发”系列(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以生动有趣的漫画,展现各地风土人文。
少儿图书选题热点跟踪能力凸显。在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之际,历时6年精心打磨的《北京城的脊梁:中轴线的故事》(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从全新视角解析北京中轴线独特的中式美学与哲学内涵。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体育精神再度昂扬,“闪光少年”体育绘本系列(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通过5个少年成长的故事,诠释团结合作、不惧挑战的体育精神。《中国骄傲》(北京时代华文书局)用140余位奥运冠军的奋斗历程,让小读者感受体育魅力与榜样力量。
今年少儿科普图书的主题更细分,及时回应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如《拥抱无人机时代》(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无人机技术专家樊邦奎以书信体形式解读无人机的诞生与应用。《随“蛟龙”探深海》(中国妇女儿童出版社)以“蛟龙号”研制、应用的故事为主线,记述我国深海探测的发展和成就。《古建筑里的中国智慧》(人民邮电出版社)结合音频,用鲜活的案例展现中国古建筑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