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铸就精品 坚守成就使命

作者:长江文艺出版社社长 尹志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12-23


  长江文艺出版社共有7部图书获得“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围绕着“五个一工程”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提振精神气的引领,打造出版精品,做优质主题出版是我社孜孜不倦的追求。我社积极谋划,成绩斐然,至今已有7部作品入选“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其中,第十届获奖作品《大江东去》将目光投向改革开放的激情岁月;第十四届获奖作品《雪祭》激情书写父子两代西藏军人的担当奉献;第十五届获奖作品《焰火》记录少年纯真心灵的成长轨迹。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我社的《零公里》再次获奖。这些作品题材多样,风格迥异,深刻展现了“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的丰富内涵。


  主题聚焦,锚定选题是前提


  挖掘和宣传优秀军人典型,弘扬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是我社在军旅题材长篇小说领域一直坚持的方向。有《雪祭》珠玉在前,我们从未放松过对文本内容的高质量、高水平要求。在拿到《零公里》初稿时,我们惊喜地发现,这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有温度、有理想、有热血的军旅长篇作品。作者王族在新疆生活多年,以自身经历和见闻为范本,用真诚厚重的笔墨书写了昆仑山守边军人的真实经历和细腻的生命体验,但并未选择用宏大的叙事场景或史诗视角,而是以一人一事的模式将戍边战士平凡又伟大的一面展示给所有读者,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充分展现了主角团的人性之光和英雄主义精神,使得这些形象更加真实、丰富、耐人寻味,也使得小说本身更具可读性、更贴近地气,是军旅题材中难得的兼具力量感与美感的作品。《零公里》如一块璞玉,虽然还需要打磨,但其内里的光华是难以遮掩的。

  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军旅题材研究领域专家审读稿件。专家认为,这部书稿以作者亲身经历为素材,以自己的战友兄弟为原型,充满了激情与深情,人物活灵活现,细节可触可感,有血有肉,超越了一般的军旅小说,建议我们一定要下决心、下功夫,做好这个选题。在收到专家的意见后,我们马上将《零公里》定为我社2024年度重点出版图书,开始制定详细的出版规划。


  精耕细作,耐心打磨是关键


  2023年底作者交稿之后,我们迅速组织编辑团队进行审稿。整体看来,小说故事情节的设置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一方面将战士一步步成长的过程描写得细致入微,同时又描画出了英雄们不同的鲜活个性气质,另一方面将故事主角放置于各种极端环境和事件中考量,赋予人物新的生命意义,从而在艰苦、绝处逢生等底色上,溢出明亮、乐观、热情等不一样的色彩。小说整体基调悲凉慷慨,充分展现出对守边战士的热情赞颂和深切感怀,凸显了英雄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抱负。毫无疑问,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原创长篇。尚未出版,《零公里》就入选了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再次证明了我们的判断。

  虽然书稿整体已经较为成熟,但是距离最终成书还有差距。于是,我们与作者一起展开了漫长又焦灼的书稿打磨工作。一是针对稿件中人物的精神活动与现实叙事混淆的部分,建议作者调整部分章节,减少人物内心独白,使叙述节奏更为紧凑,故事逻辑更加合理;二是反复核对前后文,理顺全书的时间线,对文中出现的众多地理、人文、军事知识仔细查证,力求准确无误;三是约请外审专家对稿件作更加专业、细致的审读。《零公里》的编辑审读工作,颇费周折,作者远在新疆,与武汉隔着千里之遥,只能电话、微信沟通。反复斟酌字句,一句“零公里是新藏公路(G219国道)的起点”,我们请教了好几位专家学者查证,查阅了大量资料,才下定论。

  在封面设计方面,我们也颇费心思,色彩、线条、构图甚至书名字号不断调整,经过十几次大大小小的修改,力求完美。封面就如书的脸面,能够最直观地反映一本书的风格与质感。最终选定的封面整体呈深蓝色调,底图是雪山天际线,湛湛青天,皑皑雪山,映衬着起伏山峦上跋涉的战士,让人眼前一亮。


  提前布局,融合营销是推手


  在《零公里》如期下厂印刷后,我们来不及松一口气,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新书的营销推广工作。早在选题策划阶段,我们就拟定了详尽的营销方案,制作了300余册试读本,寄送各专家、学者、媒体试读,各方的有效反馈不仅帮助我们及时改正了文本的纰漏,提供了诸多修改完善思路,也为《零公里》提前打出了名声。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柳建伟表示,“《零公里》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军旅文学作品,有着现实主义雕刻生活的魔力,但它不同于巴尔扎克的复杂塑造,小说如同浮雕一样,是在军旅题材背景上浮出了石头般坚硬的质感,是新写实主义在当下又一次重新焕发的活力。”这样的高度评价无疑给我们打了一针强心剂。

  怀揣满满的热情和干劲,《零公里》正式上市一星期后,我们举行了《零公里》新书研讨会。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李一鸣、《文艺报》原总编辑梁鸿鹰、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文艺报》副总编辑刘颋等人参会。与会嘉宾畅所欲言,各有高见,尤其赞扬了我们这种“先人一步”的出版模式。“在正式出版前,出版方约请媒体以及专家进行评审,反复修改,在此基础上才正式推出修订版。在形成主题出版和精品出版物良性运行机制方面,长江文艺出版社做出了积极探索。”

  除了线下研讨会这一传统推广方式,在多平台营销方面,编辑反复精心打磨短视频文案,确定视频风格,自主拍摄剪辑《零公里》营销视频在电商平台全面发布。

  自出版以来,《零公里》销量颇佳,屡获好评,入选2024年5月“中国好书”推荐书目、2022年度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2023年度湖北省公益学术著作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同时获学界、业界、媒体、公众广泛好评,《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多家媒体分别刊发书讯和书评,累计在重点主流媒体发稿宣传40余次。专家学者认为,这是一部军旅佳作,聚焦英雄群像,谱写戍边壮歌。作品既呈现大的历史截面,也呈现小的生活细节,为文学史贡献了一群鲜活的昆仑军人群像,展现了动人心魄的中国形象与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