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去何从?中国电影改变迫在眉睫!

作者:朱玉卿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9-18




  不久前,在第七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上,中宣部电影局主持日常工作的副局长毛羽在肯定中国电影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毫不讳言地指出,“进入暑期档以来,尽管有百部左右的影片进入市场,但市场的表现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凸显出中国电影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他大声疾呼:“危机已经到来,改变迫在眉睫。”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今年暑期档与去年相比,总票房近乎腰斩,电影院里没有出现期待中红红火火的盛况。寒意袭人的数字背后,是整个行业的困惑不安和举步维艰,是中国电影发展到今天面临的又一个难关:影院场均人次不到两位数,很多影院入不敷出;众多影片在市场上一周游甚至一日游,能够实现盈利的影片屈指可数;无论出品方、制片方还是宣发方,均在苦苦支撑,从业人员叫苦连天,对中国电影的未来充满担忧……中国电影何去何从?这是当下行业绕不过去的话题。


  危机再次来临


  这并不是中国电影首次面临重大危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曾多次遇到艰难。上世纪90年代前后,在电视、录像厅、VCD、DVD、KTV等众多娱乐方式的冲击下,电影院门可罗雀,中国电影的年票房一度降到不足10亿元,影院数量不足1000家,被称为“夕阳产业”。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行业机制的改革、院线制的实施、众多民营资本的进入,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的颁布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国电影迎来了久违的快速发展,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上银幕数最多、票房产出最高的电影市场。

  与上世纪相比,我国当前的整体经济水平和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均不可同日而语,尤其是电影产业的基础更是今非昔比。当前,我国影院数量已达1.4万余家,银幕数量8.8万块左右,单日可以排片50多万场,单日票房产出可冲顶17亿元;全国与影视有关的企业数量达60多万家,从业人员超过百万,具备坚实的产业基础。

  但今年以来,电影业之所以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中,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内容端,有效产品供给不足,造成观众走进影院的动力不足;在行业端,电影企业的规模和实力还远远不够,抗风险能力较弱;在终端市场,很多影院还在被动等待,不知道如何主动请观众走进影院。与此同时,短视频、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等线上娱乐方式和音乐会、文旅体验等众多线下娱乐形式不断分流影院观众,再加上部分网络舆论对电影愈加苛刻,这让当前整个电影行业焦虑不安,徘徊不前。


  让资金放心进入


  在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下,国家电影局在《“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中提出,“展望2035年,我国将建成电影强国,中国电影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中国电影必须立足现实,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的范畴内,理清思路,找到突破口,迎难而上,浴火重生,实现新的繁荣发展。唯此,2035年建成电影强国的目标才有望实现。

  我国电影深层次、结构性的问题首先是投融资体系不健全,没有做到能够让资金放心地进入这个产业。从2010年到2019年,我国电影快速发展的10年间,正是各路资金蜂拥而至的时候。中国要建设成为电影强国,就必须在政策层面、产业层面和法律层面进行调整,欢迎有志于参与电影强国建设的资金放心地进入这个行业,没有银行、保险等金融资本的介入,没有实力雄厚的投资企业的参与,电影行业就会变成无源之水。

  当前,国家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理应主动与金融领域“亲密接触”。笔者在主编《中国电影投融资发展报告》的过程中,对众多电影投资企业和金融机构做了大量走访调研,他们对进入电影行业很感兴趣,但因为对相关政策、产业规律不够了解,因此犹豫不决。我们应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的框架下,在电影投资、制片和宣发成本的透明度,风控体系的严谨度以及投资回报条款的明确度上下功夫,鼓励投资机构、企业和金融机构、企业放心大胆进入电影业,一起为电影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创作更多优质好片


  电影是文化创意产品,内容是电影吸引观众的核心关键。因此,仅有资金还不够,我们对待电影创作,要秉持我们党对待文艺创作的优秀传统,那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我们党在文艺创作历史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电影的创作更应以此为指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的框架下大胆创新,创作更多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能与当下人们产生共鸣和共情的影片,像去年的《孤注一掷》《八角笼中》和今年的《第二十条》《抓娃娃》等影片一样,都是因为反映了社会的关切和人们的心声,赢得大家争相走进影院观看。

  中国电影要取得突破性发展,要在与短视频、网络游戏等其他娱乐方式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就必须积极面对大变革时代的挑战,积极拥抱新技术,用全新的理念,用工业化和产业化的思路,在电影创作、制作、宣发等各个环节提升质量和效率。尤其行业主管部门,要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充分尊重电影的创作特点、产业逻辑和市场规律,充分激发电影企业的自主经营活力和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力,让更多展现时代风貌、反映芸芸众生普遍关切,能与普通观众产生共情和共鸣的优秀影片源源不断涌现出来,让这些优秀影片成为抚慰人们情感、振奋人民精神、鼓舞人们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精神食粮,如此这般,中国电影才能突出重围,迎来全新的繁荣发展。


  变等观众为拉观众


  经过互联网洗礼的电影市场和影院放映体系亟须升级,经营思路和经营理念也亟须调整。毛羽指出:“当前大多数电影院习惯于等米下锅,还不知道如何走出影院去主动服务、经营周围的观众,整个行业还过度依赖票房收入。”笔者在北京、成都、郑州等多个城市调研影院期间发现,现在很多电影院都没有专门的策划部门,甚至没有市场部门,只考虑在设备器材等硬件上下功夫,不重视影院管理和服务方面的创新和投入,被动等待平台导入观众,一旦等不到观众或者在淡季就面临着生存危机,这是非常致命的问题。

  今年暑期档结束后,因为市场未达预期,部分影院无法与物业方续租,只能选择关门闭店。出现这样的情况,除了外部原因之外,影院的团队素质和管理经验不足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在当前形势下,电影院的核心经营团队要主动走出影院,想各种办法“化被动为主动”,从等观众变成主动拉观众进影院。未来有竞争力的电影院将是集多业态、强社交和趣味体验为一体的智能化影院,而不是只放电影。通过多业态来弥补内容供给的不足,通过强社交和趣味体验来应对线上娱乐方式的竞争,让电影院变成一个文化体验交流空间,而不仅仅是观影消费空间。只有让一个个电影院成为人们的心灵驿站和精神加油站,中国电影才更能够赢得观众的喜爱,更能够在新时代焕发出全新的面貌,并走出国门,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贡献力量。

  (作者系聚影汇创始人、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产业评论专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