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政法大学探索新闻传播“政产学研”协同育人

画好“同心圆” 打好“组合拳”

作者:王洋 孙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6-18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化、信息化和媒体融合的趋势要求新闻传播人才具备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厚的知识储备和更全面的技能,新闻传播教育与“政产学研”模式的耦合关系也愈发紧密。因此,认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政产学研”协同育人认同、动力、选择、利益及评价机制等方面的现状与问题,搭建协同育人机制影响培养效果的分析框架,对于推动新闻传播教育范式变迁和具体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限制因素:

  深度协同的“隐性壁垒”


  “政产学研”虽有合作但未实现深度融合。虽然“部校共建”“产教融合”已成为新闻传播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路径,但各主体间协作方式临时、松散,供给资源分布不均衡、使用低效的现象仍然存在;虽然协同育人的理念做法已经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但并没有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同时,培养单位诸多内部的机制创新仍受到外部政策环境的限制。

  “政产学研”的共享、共赢基础尚不明确。“政产学研”在工科领域的应用最早也较成熟,但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产业聚集—经济增长”的互惠模式无法直接套用到文科特别是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之中。在新闻传播领域,“政产学研”不同主体追求社会福利、经济效益、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的差异性目标需要重新调和,寻找平衡点。

  “政产学研”协同育人的考评体系尚不完善。现有评价方式仅从单一机制分析,无法全面考量“政产学研”协同育人对于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综合影响,并进一步导致“政产学研”有效协同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人才培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含糊不清,阻碍相关模式、机制的持续优化。


  结构创新:

  构建“同心圆”协同机制


  协同育人涉及混合型的跨组织关系,“政产学研”各方都无法取得全部的控制权。在此背景下,构建以政府为环境外圈、行业和企业为市场内圈、高校科研院所为核心的“同心圆”协同机制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的“网络化”协同育人机制的碎片化问题以及“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的模糊化问题。

  构建“同心圆”协同机制需要以高校的社会职能为线索,理顺各主体间的资源共享形式:以科学研究为中心,共建特色智库、研究基地与研究院、产教融合创新联盟、创新产业基地,发布课题、联合申报课题、承接委托课题,联合培养高端人才;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共建优质课程、人才培养实验班、示范性传媒人才培训中心;以社会服务为中心,共建红色教育基地、各级融媒体中心、综合实践就业平台、双创平台,服务区域建设。在此基础上,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聚焦打通各主体间的合作关系,将政策链、需求链与知识链、培养链、服务链打通,形成“政产学研”利益共同体,以“传动链”带动“同心圆”协同机制持续运转。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聚焦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将省、市两级宣传部、政法委、外事办公室、广播电视台以及领先媒介技术企业引入“同心圆”共建单位,通过共建特色智库、研究基地与研究院、产教融合创新联盟、创新产业基地、各级融媒体中心,培养具有坚定政治信仰、传播能力及法治素养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服务区域建设。


  实践路径:

  多维打造协同育人新生态


  近年来,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持续探索“同心圆”协同机制,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优势,从建设、运行、保障以及评价等多维度入手,提升协同育人成效。

  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方向,以多学科交叉的思路将各协同育人主体融入新文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院面向创新型国家、依法治国、国家安全以及文化数字化等战略需求,借助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全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生物传感技术优势,通过专业共建、课程共建、项目共建,促进多主体政策共研、产业共谋、人才共享,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为地方文旅产业、公共文化服务、公共品牌建设以及网络空间治理提供决策支持,与人民日报社海外网、四川广播电视台等5家媒体合办节目,并与西安邮电大学等理工科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

  在持续推进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中,完善多个协同育人平台的系统化运作机制。学院在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协同育人模式运行和改良的基础上,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推动新文科教育平台建设,完成教育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3项,并与企业共建西部高校首个“元宇宙数字内容生产基地”“AIGC数字普法基地”。此外,学院从价值认同、契约保障、资源整合、质量监督、支撑保障等重要部分机制入手构建系统化机制,形成多元主体力量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共同体,每年举办的新闻传播学产教融合论坛已覆盖全国60余家新闻传播学院及多个政府部门、媒体单位以及技术公司。

  建立覆盖“政产学研”各协同育人主体的人才库与教学资源库,优化配置,为协同育人的“硬平台”提供“软支撑”。学院按照不同类别、领域、专长构建多元化的专家库及多学科融合的案例库与教学资源库,加强不同主体间的横向联系和不同学科间的知识转化。通过“软件”建设,学院形成了内容丰富、结构完整、前沿性强、综合性强的课程体系,增强了教师队伍与校外合作单位的双向流动,在打造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同时,辐射政、媒、企的人才进修需求。

  优化“政产学研”协同育人的评价机制,明确各培养主体的权责划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学院注重引导各主体共同承担人才培养责任,整合资源、统筹配置、创新共享、协同共管,通过定期召开研讨会、论证会共同研究制定符合社会需要、专业前沿的学科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方案,并构建协同育人效果评价指标,通过建立长效的协同育人评价机制、人才质量评价机制,切实提升协同育人的培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