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流之城”,何以品读

作者:刘雅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5-23

  何以为城?《说文解字》记载:城,所以盛民也。

  近年来,国内文旅火爆,催生出淄博、哈尔滨、天水等“顶流城市”,西安、洛阳等“老字号”网红城市,也频频登上热搜榜。而有关城市的书写,一直是媒体报道的经典题材。“纸上游城不觉浅”,构成了雅俗共赏的阅读审美和文化景观。

  品读一座城,如同阅读一本书。读城,就是读人;写城,亦是写人。

  近年来,新闻出版业以“城”之名,以文化城,创新讲好中国故事。新华出版社推出的《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Ⅰ》一书,展现了我国22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新时代文化自信力量;中国外文局持续深耕大型城市传记丛书项目“丝路百城传”,记录“一带一路”视野下的城市文明史;民族团结杂志社推出的《城与国——古城读中华》,挖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古今风采,讲好古代“一线城市”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目前有142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体现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最好视角,也是讲述中国故事的文化符号。大都无城,文以塑形。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称赞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是由中轴线建立的。诚然,梳理出城市的历史格局,也就能全景呈现出中华文明宏大绵延的壮美格局。

  触摸座座古城的文化脉络,见证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展现新时代的欣欣向荣,读懂未来中国的前行之路。这应是新时代城市书写的题中之义。

  古城新读,品文化自信之姿。“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23年6月,新华社开设《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栏目,将“追寻文化脉络、描摹文化风姿、凸显文化力量”作为报道写作总方针。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洛阳、西安、北京,将文化自信转化为新的城市精神,构成了城市书写的叙述思路,也使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第二个结合”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正所谓:大都无城,文明做脉。

  古城新读,展文化交融之情。在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历史旷野中,城市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场域,人口的交错杂居分布,促进了各民族在文化上兼收并蓄,在经济上相互依存,在情感上相互亲近,上演了一幕幕相亲相爱的团结故事。2022年,《中国民族》杂志推出《古城新读》栏目,并结集出版《城与国——古城读中华》一书,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书写座座古城的前世今生,把人与人、人与城、城与城之间的互动、融情,作为着眼点和落笔处,彰显城市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独特作用。

  古城新读,赏文明互鉴之美。丝绸之路是一条沟通东西方的商贾之路、文明之路。为城立传,百城千面,万象归一。“丝路百城传”聚焦“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内外名城,贯穿国际视野、世界眼光、中国立场,以史学精神、新闻视角、文学笔法解读城市性格。其中,《张掖传》《哈密传》紧扣丝路古道历史命题;《泉州传》《杭州传》聚焦海上丝路的文化纽带作用,讲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故事,向世界读者展示丝路沿线的城市风采与文化底蕴,推动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

  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关于古城的写作,既切合新闻热度,更挖掘人文深度,呈现多维度、多视角的城市文明面面观。蔚为大观的“读城记”,共同塑造了中国人心中的理想之城。

  起笔“何以中国”,才能“读懂中国”。

  (作者单位:民族团结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