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在年夜饭现场“抓活鱼”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2-20
寇国莹
热气腾腾年夜饭,活力满满中国年。龙年春节,是历经3年疫情之后真正意义上恢复常态的春节。河北日报报业集团聚焦年夜饭这个汇聚千家万户平安幸福的微观时刻,策划推出以“百家年夜饭活力中国年”为主题的“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围绕温暖、信心、欢乐、坚守、团圆5个主题,派出50支采访小分队,记录50个动人的年夜饭时刻。
我作为采访小分队一员,除夕出发,来到了保定涿州万全庄村村民付继军家中。
54岁的付继军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涿州看望慰问当地群众,检查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在万全庄村走访的第一户就是付继军家。当时,付继军家的新房已经盖起一人多高,习近平总书记详细询问受灾损失、施工进展、租房过渡等情况。春节前,付继军家新房主体在全村率先封顶。
今年在外过春节,老付一家的除夕夜怎么过?年夜饭吃什么?新年有啥新期盼?带着一串新问题,我三赴涿州,到万全庄村实地踏访新房重建,到城区走访付继军租住房,在“年夜饭”现场“抓活鱼”。
在采访现场感受温暖和希望——即将竣工的新房让付继军一家对未来充满期待,腊月三十下午,老付一家特意回村到新房子转一转,给新家贴上对联和福字;
在采访现场感受团圆与感恩——老付将一家四代十一口人召集在一起,团聚吃年夜饭,祝酒词中,他激动地说“这是一杯感恩酒,感恩总书记、感谢共产党”;
在采访现场感受烟火气和中国年——和许多同事一样,我第一次走近群众的年夜饭餐桌,一盘盘既家常又豪华的年菜,溢出幸福团圆的味道,凝聚起昂扬向上的力量。
细节是有力量的。正因在新闻现场积累了大量鲜活素材,让我对以年夜饭这个小角度,在稿件中展现灾区群众自力更生、重建美好家园的精气神有了充足把握。
令人振奋的是,读者和网友也成为本组特别报道的“共创者”,通过互动程序晒出自家的年夜饭,与记者共同完成对“百家年夜饭”的记录,以独特的春节视角感知强劲的中国脉动,探寻中国信心的力量之源。
这次难得的年夜饭采访,是一次带着感情脚踏实地的走基层。这样的“新春走基层”,既是对“四力”的锤炼,也是一次宝贵的精神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