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家门口的春晚·青年说”系列报道

展现青年风采 预热青春舞台

作者:本报记者 隋明照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2-20

  今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春晚分会场首次落地长沙,新湖南客户端推出“家门口的春晚·青年说”系列报道,邀请9位“80后”湖南青年共同回忆记忆中的春晚,将读者对春晚分会场落地长沙的期待值拉满,同时也向湖南省外用户展现了长沙这座青春之城的亮丽风采。

  各行各业青年展现城市活力与特色

  1月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春晚分会场发布,长沙是其中一个分会场。青春是长沙分会场的主题,现场出镜观众多是青年,节目也以青春为主基调,如《年少的你啊》《骄傲的少年》《星辰大海》等,演员也多为青年演员。

  新湖南客户端推出的预热策划“家门口的春晚·青年说”系列报道与春晚分会场主题正相合。不同的是,春晚分会场中展现的是青年群像,而新湖南客户端的策划展现的是9位长沙青年的个体故事,更加生动鲜活。

  从采访人物的选择上,可以看出策划者的用心。在9位受访长沙青年中,有的是创业者,有的是回到长沙的“85后”工匠,还有快递员、医务工作者、守护人民安全的警察等群体。

  其中很有代表性的是湖南晓光汽车模具有限公司第四党支部书记邓平,这位“85后”从大学毕业后就回到长沙工作,成为模具行业的“工匠人”,为长沙打造制造业高地和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目标而奋斗。这位在制造业工作的青年代表,既能体现出长沙这座城市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又能很巧妙地点出长沙的产业定位,让人看后印象深刻。

  还有一位颇具代表性的受访人Abdul Jalal,他是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就读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目前在长沙市第三医院实习,今年春节,他将在医院度过,为长沙市民提供医疗服务。长沙高等学府众多,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求学者,Abdul Jalal这一年轻的外国受访人正是其中的代表,而且受访人学的是中国传统医学,更加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同时,受访人表示春节也将会在医院值守,让读者感慨医务工作者的辛苦。

  短视频传递喜迎春晚欢乐气氛

  “家门口的春晚·青年说”系列报道采用视频和文字联合呈现的形式,视频长度为一分多钟,文字则在百字左右,内容比较紧凑。

  视频通常会先用几个镜头展现受访者的工作场景,随后的几个镜头则呈现了该策划的特色,即采访青年们印象深刻的春晚节目。比如采访党的二十大代表马石光的视频,短短几个镜头,交代了他是一名在长沙从事快递工作9年的快递员,工作上取得了不少成绩。之后是马石光对印象深刻的春晚节目的欢乐回忆。随后,视频让受访者表达了对春晚在长沙设立分会场的期待和对观众朋友的祝福。

  采访9位青年的视频在2月6日到9日陆续发出,将预热气氛一步步推向高潮。在离春晚开始不到4小时的时候,新湖南客户端还发出了一则MV,请受访的9位“80后”湖南青年共唱《乡恋》,迎接家门口的春晚,当听着《乡恋》长大的“80后”们唱起这首歌,不禁让人感慨时光飞逝。

  总的来说,新湖南客户端推出的“家门口的春晚·青年说”系列报道多角度展现了长沙青年的风采和长沙这座城市年轻、时尚的魅力。这组以视频为主呈现的策划,简短轻快但又不失策划感和风格统一感,不仅是很好的预热报道,更是一组精彩的青春之城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