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百家年夜饭活力中国年”特别报道
团圆主题,写出深度高度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4-02-20
2024年春节到来之际,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推出“百家年夜饭活力中国年”特别报道,派出记者小分队,走进河北一个个动人的“年夜饭时刻”,听他们讲述一年的辛劳忙碌、奋斗收获、期盼心声,记录普通人生活和时代脉搏的同频共振,展示泱泱大国在新征程中的积极奋进。
特别报道从平凡生活起笔,用感人细节烘托普通人的奋斗,生动展示全省各地欣欣向荣、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喜人景象。参与报道的记者编辑积极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深入基层一线,体察群众情感,用心用情用力生动全面展示广大人民群众欢乐祥和过春节的喜人景象,营造喜庆安康、昂扬向上的节日氛围,反映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宏大主题。
描摹鲜活人物
“百家年夜饭活力中国年”特别报道通过寻找典型人物,以受访人口述的形式,用心用情讲好宏观政策下的百姓故事。主创团队以年夜饭餐桌作为叙事视角切入,通过百家饭呈现老百姓的劳动故事,描摹“劳动者”这一典型群体,以新颖的方式呈现动人群像,用感人细节烘托可贵精神,全方位展示人物成长历程。
多肉种植户徐玉玲希望建设的现代化生态型特色农业示范基地、急诊科护士王力傲守护着生命的“防线”、石家庄客运段京昆车队昆六组餐车长贾燕陪旅客过节……特别报道以采访者的视角,沉浸式展现人物的成长历程,通过感人的细节描写,鲜活的人物口述,让劳动者的奉献精神更加真实可信。
特别报道把焦点对准普通的劳动者,把“家文化”和“年文化”有机结合,营造出温馨祥和的春节气氛,彰显出浓厚的人文关怀。如石家庄市藁城区梅花镇屯头村藁城宫灯传承人白会平的故事中,将他们一家的生活与宫灯技术革新巧妙地熔于一炉,让小小的宫灯从文化遗产变为重要的文化产业。
书写细腻情感
纵观“百家年夜饭活力中国年”特别报道,全部内容都是关注百姓生活的作品。这些报道以采访对象为中心,引出相关人物的生活状态,展现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折射百姓对国家发展作出的贡献,以及社会发展为百姓带来的福利。
邯郸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二大队队长朱桂林为守护万家灯火而值守、快递员曹红硕在派件中展现出一幅充满烟火气的繁荣景象……特别报道落实“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求,扑下身子,沉下心来,做到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心贴心”交流,从而在报道中传递出情感的共鸣,形成屏幕上的共情艺术。
主创团队在挖掘这些人物故事时,从平凡的生活起笔,注重在细节描写中书写细腻的情感,并通过朴实情感的展现,传播正能量,反映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
反映宏大主题
“百家年夜饭活力中国年”特别报道创新性强、视角独特、内容新颖、细节温馨,通过精心策划,实现守正创新,凸显主流媒体的职责。主创团队深刻认识到劳动者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善于从典型劳动者的生活变化中,体会时代发展,把握时代脉搏,透过平凡小事折射宏大主题,真正把报道写在大地上。
作为“新春走基层”的特别报道,必然涌现出许多以阖家团圆为主题的作品,写出人们对团圆的热切期盼,将团圆的主题书写出了高度和深度。雄安新区南文社区弘文花园王瑞生期盼更光明的日子在后头,石家庄红星街社区居委会党委书记张会燕希望小家庭和社区大家庭都团圆美满……这些报道均展示出采访对象的生活状态,书写“家国一体、休戚同之”的高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