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舞台中树立信念增强本领

作者:本报记者 杜一娜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8-08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制作者和传播者。这种分布式的新闻生态系统,大大提高了新闻的传播速度和扩大了覆盖范围,同时也给新闻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带来了新的挑战。

  面对这样的挑战,正在学习新闻与传播的新闻学子以及正在从事新闻与传播工作的年轻新闻人,应该怎样提高新闻素养与传播正能量的技能?近日,新华社北京分社分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机关党委副书记孙玉遐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给新闻学子提出了一些建议。


  积累更多综合知识


  “新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记者、编辑是杂家基础上的专家。和理工科相比,文科的专业壁垒不深,更多是通用型人才。”孙玉遐阐释了她理解的新闻学人才概念。

  “学新闻不一定干新闻,干新闻不一定是学新闻的。”孙玉遐表示,在新闻学院学的只是基础知识,更多的是走上工作岗位后在干中学、学中干,需要进行文案策划、文字表达,需要掌握多种方式传播,需要与采访对象积极有效交流互动。

  当下,新闻传播格局剧变、传播技术日新月异,孙玉遐认为,这为新闻学子提供了一显身手的舞台。新闻学子除了学好新闻理论、新闻采写、中外新闻史、全媒体采集制作等新闻专业知识外,还要拓宽知识面,学习历史、政治、经济、社会学等方面知识,积累走向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综合知识。同时,学习多种技能,尤其要学习一种新技术,比如网页制作维护、微信微博搭建、无人机拍摄、短视频采集编辑制作等。“最重要是有较强的学习能力,面对新领域、新话题、新事物,能很快找到上手的门道路径。”

  “学习、采访、调研、思考、写作、编辑制作、传播是新闻人常态化的工作流程。”孙玉遐表示,平时工作中要热与冷结合,热情采访、冷静写作;动与静结合,外出采访、闭门读书;快与慢结合,流量不是唯一标准,独家深度报道更需要快速成稿、精心打磨;专与博结合,根据岗位需要深耕一领域,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厚积薄发。

  孙玉遐还对刚入职场的年轻新闻人提出,要热爱本职工作,钻研新闻业务。“你热爱工作,工作也热爱你,耐得住寂寞久久为功,终有所获。”她表示,年轻的新闻人在平时工作生活中应保持新闻人应有的激情和好奇心,关心天下大事,关注新鲜事、新鲜人,让学习新知识、观察新事物成为一种习惯。


  做好国际传播的储备


  面对更加纷繁复杂的世界局势,年轻的新闻人尤其是新闻学子应该怎样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孙玉遐结合自身实践以及多年对新华社报道的观察,向年轻人提出,讲好中国故事,需要熟悉中国历史和现状,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站在维护党和国家利益的高度纵论世界大事。

  孙玉遐举了一个案例。2015年,新华社发挥海外渠道优势,精心打造对外英文全媒体专栏“新疆故事”。该专栏的内容注重贴近性、故事性、可视化、人情味。通过对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地方、不同经历的人的小故事的讲述,不着痕迹地向海外受众宣传了新疆人民真实的幸福生活,起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孙玉遐表示,在全媒体传播时代,小切口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有效手段。

  孙玉遐还认为,做好国际传播,还要有全球视野,要熟练掌握一种外语,了解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历史与现在,了解其政治经济人文社会状况,将新闻传播学与国际政治学、国际关系学、外交学、区域与国别研究等学科融合,增加知识储备,知己知彼开展国际传播。


  专业眼记录时代风云


  最近一段时期,关于新闻“无用”“无学”等声音在社会上广泛流传。

  孙玉遐认为,和所有行业一样,专业新闻工作和非专业的是不一样的,“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面对同样的世间百态,专业的眼睛可以记录典型现象,发现现象背后的新意、存在的问题、传递的新趋势,惩恶扬善,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而非专业可能更多传递表象及短时的热闹,甚至传递负能量,有的是非理性的泡沫。”孙玉遐认为,“现在网上大量不真实的信息或者荒诞的搞笑,是流量的产物而不是真正的新闻。”

  最后,孙玉遐表示:“新闻是动态的、碎片化的历史,是文化文明的动图,新闻是人们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她还表示,“我们的新闻是传播党的政策主张、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是与社会发展相伴而生的一种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