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新民晚报新媒体“上海城市更新报告”系列视频
探索可持续的城市更新之路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8-08
一棵大树经过祛病修枝,可以焕发出更旺盛的生命力,结出更丰硕的果实,一座城市也同样如此。
近年来,城市更新行动已成为推动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那么,在推进城市更新的进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又取得了哪些成果?形成了哪些模式?《新民晚报》日前在多平台推出“上海城市更新报告”系列视频,让“城市更新”话题又一次引起广泛关注。
聚焦“里子”问题
“上海城市更新报告”系列视频目前推出愚园路和新场古镇两个篇章。对于这个系列报道,受众给出最多的评论就是“让很多人讲述了自己的心里话,也讲出了自己的真心话”。而事实上,“发现难题,寻求破解之道”也是本次报道的初衷,因而报道不惧“里子”问题,视频新闻的表现更是突出。
在第一篇章愚园路的报道中,观众可以看到愚园路上岐山村的厕所间革命、老街区成为新时尚后产生的新矛盾。走过1.0,迈向2.0,愚园路的更新之路又面临哪些难题?在新场古镇的篇章中,观众可以看到古镇保护修缮之难、古镇开发与原住民生活的冲突,在申遗的大背景下,古镇未来如何定位、怎么改造?诸多问题都浮出水面,让观众看到城市更新进程中那些光鲜亮丽的背后还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愚园路是上海中心城区12个历史风貌保护区之一,这条路上老洋房星罗棋布,老弄堂纵横交错。这两年,愚园路正在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观众在此之前或许很难想象,愚园路作为上海城市更新中的范例和模板,如厕难题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困扰着这里的居民。没有任何“准备”,小朱服装店店主朱红光还没放下手中的活计,便进了记者拍摄的镜头。“最早的时候,到外面有公共厕所,以后嘛,有地铁,就到地铁里的卫生间。”“不管好天下雨来,回一趟总归要半小时左右。”小朱服装店店主朱红光说。
随着记者的镜头,还可看到愚园路1088弄宏业花园在2022年举办的《商居管理弄堂公约》听证会原始拍摄素材,居民情绪激烈的上海方言发言,以及社区党总支书记无奈的话语……这些内容都给观看视频的人留下深刻印象。但是,正是这些“畅所欲言”的如实记录,“诗和远方”的城市情怀和有温度的场景,才吸引观众,留下感动和喜悦。
体现以人为本理念
摆出难题、困局之后,给出破解之道,也是“上海城市更新报告”系列视频的特色之处。同时,系列视频还远不止步于工程意义上的城市物质更新、环境更新和空间更新,更注重城市更新和精细化城市治理提升城市品质的报道,体现以人为本的城市更新理念。
街区更新发展了,老百姓的生活改善如何跟上?历史建筑保护与人民生活改善,怎样才能找到更好的平衡点?在聚焦愚园路的视频中,受众跟随记者拍摄的镜头,了解到愚园公共市集的改造,既引领时尚的生活方式,同时又满足了原生态社区的实际需求,兼顾保护了原住民生活品质和社区生活的烟火气,一些消失的大饼油条早餐摊、裁缝铺、修锁铺又都搬回了居民身边。
城市更新行动还包含另一项任务——加强古镇保护开发。新场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上海浦东最后一座上海原住民生活保存最为完好的古镇。在针对新场古镇的视频中,婉转吟唱的江南评弹把受众带到了“申遗进行时”的新场古镇。在申遗路上,新场和许多古镇共有的问题被放大,摆在了台面上。此外,视频中快板式的铿锵节拍配音剪辑,更是烘托出了古镇破题的迫切感,也将视频新闻的优势展现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城市更新报告”系列视频引发关注的背后,是记者为了一篇报道月余的蹲点采访之功,以愚园路的采访为例,全部采访成稿之后有将近10万字的内容。在传统媒体尝试生产视频化新闻产品的当下,《新民晚报》视频平台坚持做内容,深耕“新闻视频”的做法颇值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