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儿童内容产业跨界能量
——第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观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11-18

童书展上,中外展商交流洽谈。
11月16日,为期3天的第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落下帷幕。本届展会全面强化国际交流、原创推广与产业融合三大核心,朝着“国际化、专业化、跨界融合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持续迈进。
据主办方统计,展会促成近1000项版权交易意向,实现图书销售码洋约1500万元,文创和衍生品销售额接近200万元。3天共迎来4.2万名观众,其中包括近1.6万名来自出版、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专业观众。同期举办的322场专业活动、新书发布会、阅读推广活动,与城市文化场景深度联动,通过“文旅商体展”融合模式,持续释放儿童内容产业跨界能量。
童书版权热度不减
“今年中国出版展台的外国人变多了,他们不再只是匆匆过客,而是驻足翻阅、认真洽谈的合作者。”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一位编辑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分享。事实上,有更多的中国原创童书正通过上海国际童书展平台成功走向国际。展会首日,“新·梦想”全球少儿阅读推广计划“文化润疆”活动发布了全国首本喀什主题立体书《丝路有座玉石城——穿越千年的喀什寻宝之旅》,并完成中法版权输出签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新说山海经系列绘本·九凤》亮相童书展,迅速引起国际展商关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王健告诉记者:“该书将青花瓷艺术与神话诗韵深度融合,独特的审美形象与中国风画艺让读者产生文化共鸣。”据悉,该书版权已输出马来西亚亚洲智库有限公司。
由接力出版社主办的“战火中的文化记忆,绝境里的少年新生”——抗战题材儿童小说《少年和他的猫将军》新书发布会在童书展上举办,也引起多家版权商关注。该书以抗战时期的“文化城”桂林为背景,讲述了少年阿锦在猫将军的陪伴下,逐渐成长为一名作家和革命者的故事,展现了平凡人在苦难中的坚守与抗争。众多儿童文学作家畅谈了作品的缘起、文本创新及其社会价值等。
上海国际童书展在今年正式设立“全球童书首发平台”,遴选出来自14个国家的270部年度重点新书,在展会现场集中展示,彰显出国际出版界对上海国际童书展的高度认可。此外,本届共有194家国际展商参展,其中超过1/3已连续参展3年以上。多家海外出版机构表示,在现场合作机会、行业交流深度和展会体验方面均实现了进一步提升。
来自俄罗斯Polyandria出版社的达丽娜·雅库宁娜说:“我们不仅引进出版了大量中国原创绘本,还在展会上洽谈了多项版权合作。借助这一平台,中俄在童书领域的交流合作正不断加深。”朝鲜外文出版社驻中国沈阳海外办事处代表金真范说,这是朝鲜有史以来首次派遣儿童图书代表团出国参加国际童书交流活动。
构建全球儿童内容生态
本届上海国际童书展不仅强化了中国与国际出版界的合作,也在推动儿童阅读、产业创新和城市文化消费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
今年展会综合区新增教育、文创、IP与书店四大特色专区:教育专区汇聚叫叫、新东方、学而思等知名机构;文创专区呈现晨光文具、马利画材等文化创意品牌;IP专区汇聚雪王、哈利·波特、面包超人等热门形象;书店专区有鹿早书店、现代书店、申东书店等,展示阅读空间的多元魅力。
记者注意到,多家机构展示“可听、可视、可感”的沉浸式阅读解决方案,推动内容形态持续创新。在叫叫展位,黄色主色调的展区内,数字产品体验区、科普乐园互动区、IP周边等区域吸引了大批家长与孩子驻足。在数字产品体验区,小朋友正全神贯注地操作叫叫APP,屏幕上有趣的故事、好玩的互动式提问让孩子们感受沉浸式的阅读学习体验。
童书展的热度也并未局限于展馆内。“新华文创·新梦想”与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联袂打造的“阅美上少图,童绘新梦想——申城少儿阅读季”童书π系列活动将童书展3天的热潮转化为持续数月的全城阅读风尚。童书展主办方之一的上海新华发行集团还牵手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上海市科学与艺术学会等,推出“心灵绿ZHOU童心无忧”主题展,举办首届青少年儿童彩虹成长论坛,展现出童书展“破壁出圈”产生的城市文化联动效应。
此外,上海国际童书展今年首次推出“票根经济”,观众凭展会票根即可在餐饮、零售、文创及展览等多场景享受专属优惠。根据展馆周边反馈,周六客流较平时增加1万余人。主办方表示,未来,上海国际童书展将与更多文旅场馆、商圈及文化机构共建全年联动机制,推出“亲子文化路线”“城市童书漫游”等长期项目,致力于将展会打造为连接城市生活与文化体验的重要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