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从专家认可到读者买单
——川大社学术成果“破圈”实践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11-03
作为大学出版社,如何平衡学术价值和市场价值?如何让高水平的学术成果走出书斋,走进大众,真正实现其社会价值?《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四川大学出版社社长侯宏虹,结合该社实践,探讨如何在“学术”与“市场”之间找到可持续发展之路。
让各类读者找到“知识入口”
要让学术成果“破圈”,关键在于平衡“学术严谨性”与“大众可读性”。侯宏虹认为,内容是出版的核心,也是转化的基础。川大社近年来推行“分层策划,多轨并行”,针对不同读者设计分层化产品,让各类读者都能找到合适的“知识入口”。
依托四川大学口腔医学的专业优势,川大社打造了一系列口腔医学图书,形成特色产品线。“这条产品线的核心作者是口腔医学及相关专业的院士、专家团队,内容覆盖口腔临床诊疗多个领域。”侯宏虹介绍说,在确保内容专业性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读者需求进行精细开发。
如针对研究人员、三甲医院医生,推出《口腔种植医护技数智化前沿》《华西口腔医学前沿:数字化正颌外科》《中国牙种植修复专家共识》等“学术版”产品,侧重介绍前沿技术进展,为读者提供专业内容参考。
针对在读学生,推出《实用口腔器械图谱教程》《口腔修复工艺学实验教程》等“教学版”产品,帮助学生夯实基础、能学会用。
针对基层医生,推出《当代儿童正畸矫治经典应用》等“实操版”产品,以“经典案例+步骤图解”的方式,解决其在实际诊疗中遇到的痛点。
针对普通读者,特别是家长群体,推出《保卫萌牙山》《口腔急诊200问》《宝宝爱牙牙》等“普及版”产品,向大众传递口腔卫生保健知识。
“这种开发方式,既保障了专业水准,也为市场突破奠定坚实基础。”侯宏虹举例说,像《口腔种植医护技数智化前沿》《华西口腔医学前沿:数字化正颌外科》《当代儿童正畸矫治经典应用》等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当代儿童正畸矫治经典应用》《保卫萌牙山》等荣获“四川好书”,并取得了不俗的销售成绩,实现“叫好又叫座”。
线下聚焦场景化搭建
好内容需要配好渠道。侯宏虹表示,近年来,川大社一直在尝试打破“重出版、轻传播”的倾向,并且将学术图书的营销推广重心放在线上,以“线上+线下”联动模式,推动学术成果“活起来”。
“在线下,我们每年都会举办数十场阅读推广活动。”侯宏虹介绍说,这些活动围绕精品图书展开,不仅提供读者与作者见面的机会,以情绪价值促进现场销售,更为线上渠道引流。
例如,川大社针对医学类图书产品,主要围绕亲子健康、家庭卫生、中医药等话题,借助亲子活动、医疗展会,邀请临床专家、一线医师举办知识分享、专家咨询答疑等活动。
针对社科类图书,则在高等院校、图书馆、书店等场所,邀请知名学者举办讲座、沙龙,精准触达相关社群。
“由于活动定位精准,现场即可实现销售转化。”侯宏虹表示,同时通过自媒体直播与回顾内容,引导流量至线上页面,完成主要销售。“据统计,近两年零售排名靠前的品种中,90%以上通过此路径实现销售转化。”
线上打造“面子”“里子”组合
当下,新媒体已经成为图书销售主阵地。“线上渠道,我们主要围绕‘面子’‘里子’两个重点发力。”对此,侯宏虹进一步阐释说,前面已经提到的自媒体平台,这是线上营销的“面子”,重点运营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小红书官方账号,持续提供内容,定期开展评论赠书、作者签名版赠书、周边文创赠送等活动,为出版社积累话题度和粉丝群,为线下引流提供接口;电商平台则是线上营销的“里子”。“我们主要采取重点品种多平台组套布局、短视频平台渗透与达人联动、关键词优化三大策略,推动重点产品的线上销售转化。”
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成果《中国道教神仙谱系史》为例,该书在淘宝、京东、当当、拼多多等主流电商平台全面上架,实现“学术渠道+大众电商”全覆盖;通过多层级组套,将1至4卷整合为完整体系,满足学术研究者的一站式采购需求,以“核心专著+通史背景”组合提升整体客单价;畅销书联动营销,在京东平台将本书与《道教大辞典》纳入同一系列套装,有效带动图书销量增长;联合文轩、京东、当当等平台新媒体部门,共同构建涵盖达人直播、短视频推广的内容引流体系,打造“道教神仙抖音推荐”主题流量入口,强化“权威学术+收藏级典籍”定位;优化关键词,精准对接“道系青年”“传统文化研究”等搜索需求。
侯宏虹介绍,通过系列“组合拳”,该书实现了1.7万册的销售成绩,大部分来自线上。
“从目前初步的探索实践来看,我们在学术成果的营销转化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成功案例。”侯宏虹感慨道,从“专家认可”到“读者买单”,这条路没有捷径,“但只要我们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就一定能让更多优质学术成果走出象牙塔,走进大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