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娃娃》映烽火 苏州城诵和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10-24
金秋十月,桂花馥郁的苏州城迎来一场特殊的文化之约。近日,旅居德国的华人作家叶莹新作《纸娃娃》阅读分享会接连在苏州子畏书院、合方书房、古吴轩书店等文化空间开展。该书由作家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百余位读者座无虚席,纸艺装饰与历史故事相映成趣,以文学之力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让和平之声在亲子共读中传递。
分享会以“纸娃娃里的烽火与温暖”“铭记历史,守护和平”为核心主题,通过作者创作分享、现场对谈、亲子共读等多元形式,将南京城里一段跨越国界的人道主义传奇,融入墨香与暖意之中。
10月11日晚,首场活动尚未开场,独特的文化氛围已提前弥漫——苏州子畏书院入口的展台上,《纸娃娃》淡蓝色封面格外醒目:手绘纸娃娃静静伫立,背景里隐约的历史建筑剪影透着厚重感,不少提前到场的读者驻足翻阅样书。“听说纸娃娃是故事里的希望象征,我剪好一个,要送给妹妹。”苏州实验小学学生李沐阳举着书中附赠的纸艺作品说道,娃娃裙摆上还细心添了一颗小红心。
“这个故事的诞生,源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触动。”分享会上,叶莹指尖轻抚《纸娃娃》封面,向读者讲述创作背后的故事。她出生于抗日英雄蔡廷锴的故乡,自幼浸润在浓厚的爱国情怀中;旅居德国后,公公一家亲历战争的创伤记忆,让她对战争与和平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叶莹坦言,她希望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讲述历史,“纸娃娃就是这样的载体——它看似脆弱,却带着坚韧的力量,就像黑暗中的微光。”
互动环节中,叶莹进一步解密创作细节:小说核心事件均源自史料记载,小男孩田天和德国人施耐德等人物属于文学虚构。为让历史更易被孩子接受,她特意加入纸娃娃等温情元素,“就像拉贝在日记里,也会用幽默安抚受惊吓的孩子,苦难需要温暖的文字来托住。”现场大屏幕同步播放书中插画,当“小男孩紧抱纸娃娃在安全区等待亲人”的画面出现时,不少小读者悄悄握紧了手中的纸艺作品,眼神里满是共情。
“《纸娃娃》以儿童视角切入沉重历史,用温暖笔触搭建起记忆的桥梁。”苏州新闻出版集团古吴轩出版社总编办主任蒋丽华告诉记者,选择在苏州举办新书首发,既是因为江南文脉与书中的人文情怀高度契合,更希望这份和平寄语能滋养更多年轻心灵。蒋丽华表示,系列活动旨在通过文学载体让“铭记历史,守护和平”的精神内核触达不同受众,为青少年历史教育与全民阅读提供鲜活样本,也让读者在战争与和平的叙事中,读懂人性的坚韧与文明的守望。
古吴轩出版社将以此次分享会为起点,在苏州多地开展《纸娃娃》巡回阅读活动,涵盖校园讲座、纪念馆共读等特色场次,让和平故事走进更多场景。
值得关注的是,《纸娃娃》的和平之声不仅回荡在苏州,更传向了国际舞台。第77届法兰克福书展上,作家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在中国联合展台举办《纸娃娃》图书推介会,并举行德文版版权合作签约仪式——该书与德国莱茵出版社达成合作意向,将致力促成德文版出版。以德语为载体,让这段跨越国界的和平故事,被更多海外读者看见。
活动尾声叶莹在签名时轻声说道:“纸娃娃虽轻,却承载着沉重的历史与珍贵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