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大运河文化当代价值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10-17

2024年6月22日是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十周年纪念日,运河沿线各地都在筹划庆祝活动。经过多年来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已成为运河沿线城市的热点,对运河学的研究也逐步深入。在大运河成为世界遗产十周年之际,推出一本大运河图书作为纪念,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参加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15年来,我一直倾力于运河文化研究,先后出版了26本大运河研究专著,但一直缺少一本全面系统地反映大运河文化的图书。在中国言实出版社的策划指导下,我用15年的研究成果写下这部《大运河文化十讲》。
有专家说,“中国大运河”这个名词并不是简单地说大运河是中国的,或大运河在中国,而是可以理解为中国造就了大运河,甚至大运河造就了中国:中国经济的发展,南北文化的交流,运河沿线城镇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000多年以来的延续与发展,与大运河关系密切。中国大运河是一部囊括了中国社会重要内容的发展史,折射了中国若干个朝代的政治变迁、经济发展、文化进步,又创造出大运河流域多民族各具特点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人情及价值观念等。中国大运河文化是民族融合的产物,是运河流域社会历史的积淀物。中国大运河属于独一无二的“活”的文化遗产,是记载大运河沿线先民生活印迹的活化石。从某种程度上看,中国大运河文化可以理解为中国文化的精彩浓缩。因此,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研究大运河文化正当其时。
这部以大运河文化为主题的讲稿式图书,从什么是中国大运河入手,在介绍运河文化的概念及特征的基础上,将运河文化分为水工文化、漕运文化、商业文化等10个专题深入讲解,还有两个附录,一个是对大运河申遗过程的回顾,一个是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规划范围和功能分区的介绍。这本书既有对历史文化的深入回顾,也有关于大运河对当代人现实生活深远影响的思考,让读者能够在直观了解中国大运河,体验到运河文化深厚内涵的基础上,还能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运河文化对我们今天社会生活的作用,从而为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利用探索一条路径。
笔者是运河学的推动者与实践者。运河学研究的目的是要使世代相传的运河文化不断发展更新,使人们保持对历史的认同感,同时进一步丰富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但愿这本书能给运河学的建立、阐释大运河文化当代价值、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一些帮助。
《大运河文化十讲》
姜师立 著
中国言实出版社
2025年7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