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日历书:
时光“陪伴者” 文化“口袋书”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9-26
一眨眼就到了9月,又到了挑选新一年日历书的时候,不管是坚定蹲守的,还是想看看新鲜的,读者选购日历书的理由千差万别,但一旦选定,这本书便可能成为明年的“案头书”,整年的“心头好”,陪伴自己的同时,也记录每一天的心路历程。
马到成功 所愿皆成
在众多日历书中,《故宫日历》可谓开风气之先。早在1933年,《故宫日历》就由故宫博物院推出。2009年,故宫博物院以《故宫日历》1937年版为蓝本复刻推出新版,再启文化日历书序幕,17年累计发行850余万册。
和历年的火爆场面别无二致,2026年《故宫日历》(故宫出版社)刚一推出,便跃居“爆款”之列,包括生肖版、书画版、青春版和汉英对照版4个版本。2026年是丙午马年,《故宫日历》生肖版循着骏马、科举、文房、鸿儒的脉络,把紫禁城的历史、艺术与文人传统串成一条绵延不断的文化长河,并以藏品彰显教育为国之根本的理念,阐释尊师重教的道理。生肖版封面采用画家郎世宁绘制的乾隆帝爱驹,背景的主体颜色为橙色,给人充满活力、蓬勃奔放之感,更蕴含马到“橙”功、所愿皆“橙”的美好寓意。从1月“马到成功”开篇,到12月“文光射斗”华彩收束,其中内容延续了《故宫日历》的经典设计,每天一个故宫博物院的馆藏文物及其详细介绍,高清大图呈现文物的精彩。
2026年的生肖版特别礼,由故宫博物院书画修复专家王恒涛以刀代笔,亲制十大传世名画印章和限定贺卡套装,从《洛神赋图》到《韩熙载夜宴图》,从《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到《富春山居图》,10幅千年国宝的精华浓缩在印章之上,或将引起无数集章迷的兴趣。
汇聚故宫博物院藏历代绘画、书法作品的2026年《故宫日历》书画版,延续以往每季单独划分主题,总体又相互呼应的编撰思路。设计制作上,日历以胭脂雪、梧枝绿、田赤金、昌容紫配色四季,并施以蓝莓、薄荷、蜜桃、松柏四季香味,指尖划过书页的瞬间,暗香轻盈。
2026年《故宫日历》青春版服务年轻受众,打造了一本轻松阅读马文化的掌上图书,既以图文对照的形式,使读者深入了解马的实用性和礼仪性,又从趣味成语和经典诗词入手,让读者领略传承千年的骏马精神,祈愿新的一年跃马扬鞭,一马当先。
如何用英语诠释中国的马年生肖文化?2026年《故宫日历》汉英对照版收录故宫珍藏文物插图,辅以深入解读,更有专业团队用心翻译,让国际读者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可以说,汉英对照版既是时间的忠实记录者,又是连接古今、沟通中西的文化使者。
文旅赋能 实用审美兼得
在日历书这个垂直领域,《敦煌日历》和《故宫日历》有诸多相似之处,它们拥有故宫博物院或敦煌研究院的权威支持,以及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忠实粉丝群。
《敦煌日历2026》(中信出版集团)的主题是“马驰春风,福运绵长”,让敦煌独特的翼马壁画伴着新年的梦想腾飞。特制的敦煌经典垂幔纹刷边,寓意“吉祥连绵,福瑞披覆”。此外,日历中新增节假日彩蛋,在重要节日印有专属敦煌主题吉章。《敦煌日历2026》由敦煌研究院的编写团队打造,他们逐窟勘察、反复比对,只为选取全新视角和独一无二的画面,特别收录罕见洞窟中平日难得一见的珍品、百余张珍贵图像,首次引入麦积山、炳灵寺、北石窟寺中的30幅丝路艺术精华。中信出版集团生活美学事业部副总经理、《敦煌日历》系列总策划卢自强介绍,除经典版日历外,今年还特别推出限量邮票藏书票版和立式日历书两个新版本。邮票藏书票版含1990年庚午马年中国邮政发行的敦煌壁画主题邮票4枚和编号藏书票1张。
《山西文物日历》在2023年首次推出的时候,出版方也没想到会那么火,甚至两年后依然有人在网上求购当年的版本。今年山西出版人“放大招”,推出《山西文物日历2026年·馆藏》(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山西古建2026日历》(三晋出版社)、《匠心传承——山西非遗日历2026年木版年画》和《山西文博2026日历》(北岳文艺出版社)4本。
“2025年《山西文物日历》销量达到10万册。”《山西文物日历2026年·馆藏》一书责编王蓉介绍,《山西文物日历》的读者涉及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喜欢收藏精美物品以及关注山西文物的人群。
从陶寺古观象台测影定历的晨昏鼓鼙,到侯马盟书上凝固的朱砂誓言……《山西文物日历2026年·馆藏》将展柜中的文物汇聚在日历中,让观展从“走马观花”变成“日积月累”,读者可以静静凝视一件文物,慢慢读懂它背后的故事。“日历特别在春节期间设置‘马年文物专栏’,以跨越时空的骏马形象相伴,愿读者新岁龙马精神、顺遂安康。”王蓉说。
30余位古建摄影师、500余张古建高清大图、200余幅手绘图,《山西古建2026日历》带读者用365天完成一次山西古建之旅。虽然是一本日历书,但是它的严谨度丝毫不输一本建筑类图书。该书由古建筑科普创作者、第二十届文津图书奖获得者杨大炜选出山西古建中的代表性遗构,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营造法式注释〉补疏》作者王贵祥审校。该书在内容呈现上按照时代顺序排列,基本涵盖了山西古建中具有代表性和较高价值的类型,还兼顾了建筑文化和艺术门类。
“来山西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专门的古建游开始增多。不过要真正看懂古建是有一定知识门槛的,复杂的梁架、斗栱结构,专业的名词,不搞懂这些,就看不出一座古建到底好在哪里。”《山西古建2026日历》责编、三晋出版社文史编辑室副主任张婷表示,“这本日历书不仅是一本古建科普书,也是一本旅游攻略书,可以作为来山西看古建时行李中的‘必备单品’,有助于了解古建知识。”
秉持“非遗即生活”理念推出的《匠心传承——山西非遗日历2026年木版年画》,将非遗瑰宝木版年画融入当代生活美学,讲述其背后源远流长的雕版技艺与山西民间社会风貌,让大众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理解、传播非遗。
传承文化 创意满满
2026年的日历书,很多独具匠心的创意将为新一年的生活带来种种“小确幸”。
也许我们之前从未想过带一本日历书去颐和园访景,《颐和园日历202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将谐趣园化作一幅承载四季流转的画卷,12个月份被分为12个诗意盎然的区域,每月主题皆源自园中建筑楹联、石刻或乾隆帝御制诗,谐趣园“八趣”跃然纸上。
同时,日历融入古建彩画元素,将乾隆《御制惠山园八景诗图》一一对应到日历中,让读者从视觉维度直观感受穿越百年的园林意境变化。日历中每月主题皆暗藏玄机,从多个角度呈现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的风雅。扫描日历中精选的153幅古建彩画的二维码,还可以听到彩画故事、园林精要等介绍,感受沉浸式游园体验。
“诗是能言画,画为不语诗。”丰子恺的一生是诗画的一生。丰子恺先生逝世50周年纪念珍藏版《丰子恺岁时记2026》(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让读者在一本日历中尽览丰子恺诗词、漫画精华,体会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把人生融入诗词之中的意境。《老树画画2026日历》(山东画报出版社)用质朴的笔墨勾勒平凡人的生活,画里藏着12封花语,是月月安好的祝愿,365张山水小画中有着我们习以为常的三餐四季,饱含着让人珍视的亲情、友情,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对自然万物的喜爱之情。《岁时记2026诗画日历》(四川文艺出版社)精选流传千古的诗词、国风画作,将古人智慧凝聚于一诗一画一页中。迈入第七年的知乎日历,则为我们紧张、繁冗的日常开辟了一方有趣的天地。《2026知乎日历》(电子工业出版社)中的341个脑洞问题从知乎8亿+条内容中选出,它们都来自知乎社区里“不愿被AI定义”的创作者,时时用一个脑洞大开的问题打破“信息茧房”,用一句人间清醒的回答稳住情绪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