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筑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防线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9-25

  为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未成年人用户数量巨大和对未成年人群体具有显著影响的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认定办法(征求意见稿)》,于9月16日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去年施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明确了网络平台对未成年人的普遍性保护义务,并对未成年人用户数量巨大和对未成年人群体具有显著影响的网络平台提出了特殊义务要求。从这个角度看,细化认定办法正是一次精细化作答,彰显了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决心。落实条例要求,征求意见稿细化了具体认定标准、认定流程和相关工作要求,压紧压实网络平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主体责任。如此一来,不仅网络平台更加明确“我是谁”“负有哪些义务”,有助于做到践责于行、行有所止;监管执法也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有利于提升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对未成年人来说,这也会进一步加固“防护罩”,促进保护行动落实落细落到位。

  精准识别是有效保护的前置环节。如何精准识别?既要看科学性,讲究符合实际,也要有操作性,便于落实执行,还要保持灵活性,能够因时因势动态更新。细读征求意见稿,这些原则贯穿其中。比如,认定“用户数量巨大”,针对专门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和服务对象不局限于未成年人这两种情形分别进行了指标量化。有了参考系,网络平台只需拿出尺子量一量即可。扭住网络平台这个关键,全面摸清底数,推动应入尽入,实现各负其责,才能从源头筑牢保护防线。

  (9月18日 《广州日报》 张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