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长江:千年文脉的传承与弘扬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9-24
长江,这条奔腾不息的母亲河,不仅滋养了华夏大地的生灵万物,更孕育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长江文化。在这片广袤的流域之上,长江文化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而在承载与传播长江文化的诸多载体中,图书无疑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长江好书”不仅是记录与传承长江文化的重要媒介,更是展现一个时代文化高度的重要标志。在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与“书香长江”阅读周主题活动开展之际,以优质的“长江好书”为载体,推出“阅见长江·读书沙龙”、“长江好书”推荐发布活动等一系列全民阅读活动,创新性、时代性的表达承载长江记忆,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长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它深深烙印在华夏儿女的精神血脉之中。从上游神秘古老的三星堆文明,到中游浪漫瑰丽的荆楚文化,再到下游精致优雅的吴越风情,长江流域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图谱。
优秀的图书能够系统梳理、深度挖掘长江文化的内涵,以文字为载体,将长江文化的精髓呈现给读者。一本好的长江主题图书,可能是对长江流域历史文化的翔实考据,让尘封的往事重见天日;也可能是对长江自然生态的生动描绘,唤起人们对母亲河的热爱与保护意识;还可能是对长江文化精神的深刻解读,给予读者心灵的启迪与滋养。这些图书汇聚了众多学者、作家的智慧与心血,是对长江文化研究与创作成果的高度凝练。它们不仅反映了当下对长江文化的认知水平,更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创作水准与思想深度,同时还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丰富资源。在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与“书香长江”阅读周主题活动中,众多优秀的长江主题图书集中展示,成为展现长江文化魅力与时代文化风貌的重要窗口。
出版更多好书,实现长江文化的创新性、时代性表达,是当下保护、传承与弘扬长江文化的必然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与文化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长江文化的传播也需要与时俱进。一方面,要在内容上创新,除了对传统的历史文化进行挖掘,还应关注长江流域在新时代的发展变化,记录当下长江两岸人民的奋斗故事、社会进步以及生态保护的成就,让长江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另一方面,在表现形式上也要创新,运用数字化、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打造立体多元的阅读体验,开发长江文化主题的电子图书、有声读物、互动式数字绘本等,吸引更多读者尤其是年轻群体的关注。
“书香长江”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传承长江文化、承载长江记忆的实际行动。在长江文化艺术季的浓厚氛围中,推出更多优质的“长江好书”,让这些图书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我们就能让长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中华民族的长江记忆代代相传,永续流淌。
(作者为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