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黄渤海新区

“链式思维”推动作品登记服务提质增效

作者:本报记者 朱子钰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9-11

  作品登记服务的提质增效,为整个版权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赋能。作为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山东省烟台市黄渤海新区探索运用“链式思维”,持续优化作品登记服务全链条,有效解决版权主体保护意识薄弱、登记渠道单一、登记流程繁琐等突出问题,推动作品登记服务更上一层楼。

  “今年以来,新增软件著作权、文创产品、非遗作品等各类作品登记作品3000余件,为全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烟台黄渤海新区工委宣传群团部新闻出版处处长郭传义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加强宣教培训 夯实人人“想登记”基础

  强化宣传与培训,增强版权意识,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让作品登记成为一种社会自觉。“夯实前端人人‘想登记’的基础,我们聚焦重点,实施精准宣贯。针对文艺协会、文化企业、高校等版权资源丰富单位,逐一开展走访宣传,通过专题培训、座谈交流等方式,重点梳理讲清作品登记的价值意义,特别是在游戏上线、动漫文创交易等方面,推动智力成果应登尽登。”郭传义介绍,烟台同时梳理十大身边常见典型正反面案例,以案释法,用案件损失处罚等情况警示侵权危害,增强版权意识。

  据了解,该区联动镇街部门开展“夏日追光·热浪定格”美育书法摄影大赛、新区节水护水宣传画征稿活动等赛事活动,将参赛作品需完成作品登记作为前置条件,有效提升登记主动性。会同福莱山小学结合“护苗·绿书签行动”开展“绿书签创意设计大赛”,寓教于乐,实现以赛为媒,吸引学生广泛参与。

  “抓住渔灯节、三月三山会、首届非遗季等活动机遇,统筹策划,通过设置宣传服务点,组织DIY作品、知识竞答、循环播放宣传视频和标语等多种形式,最大程度提升覆盖面。”烟台黄渤海新区古现街道副书记韩哲说。

  此外,推动优质版权资源裂变为经济增量,也有效发挥了作品登记的带动示范效应。据了解,作为新区动漫产业的标杆企业,山东漫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烟台市首届中日韩动漫知识产权交易会上,共完成12项版权交易,交易总金额超2700万元,其中超200万元的版权交易5个,《星迷宇宙》《汤圆酱》《中华十德》《莲生悦》等中日韩同步发售的爆款IP也完成交易,为版权赋能产业发展提供生动注脚。

  拓宽服务渠道 打造处处“好登记”通道

  织密服务网络,拓宽服务渠道,方能打造中端处处“好登记”通道。郭传义提到,整合全区版权相关资源力量,构建“1+2+N”服务矩阵。“1”即一个作品登记服务热线。配备业务骨干担任热线专员负责值守,确保工作日全时段在线响应,围绕登记流程、材料要求、进度查询、审核要点等,提供精准指导。对于热线无法直接解决的复杂问题,实施首接负责与内部流转,确保咨询事项闭环处置。累计接听量达80余次,一次性线上指导办理30件。

  “‘2’即两个省级版权工作站。积极对上争取,分别建立烟台黄渤海新区工委宣传群团部行政机关类和山东漫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企业类两个省级版权工作站。”郭传义说,此举便于版权主体按需选择。发挥权威专业优势,收集分析本区域作品登记数据,为后期版权评估、交易、维权、融资等深度服务提供支撑。

  “N”即N个线下服务空间。按照覆盖广泛、就近就便、分类办理原则,“在全区范围内逐步布局区政务服务中心服务点、自贸区知识产权中心服务点、古现街道服务点、张华花饽饽非遗类服务点等多个版权宣传服务角,提供基础咨询、登记流程指导、材料代收代转至省级工作站或线上系统服务,有效延伸服务触角,扩大服务覆盖面。”郭传义表示。

  分类精准施策 件件“快登记”体验深入人心

  分类精准施策,优化登记流程,让后端件件“快登记”体验深入人心。

  “推动流程重构。对作品登记服务流程进行整合优化,总结提炼‘五步法’,明确核心步骤及重点难点,帮助登记主体直观快速了解登记流程、克服畏难情绪,同时,对部分流程顺序重新排列,避免页面重复跳转。”烟台市知识产权服务联合会秘书长邓智文说。

  此外,烟台注重严格办理时效,每日对作品登记系统进行实时更新,对作品区级初审、各级意见反馈等事项,严格24小时内办理。

  “如商用节日类祝福壁纸、短视频模版,在产品上市和证书取得空档期内易出现版权纠纷的,第一时间沟通上级,开辟绿色通道,助力企业抢抓市场机遇。”邓智文提到,在拓展服务模式方面,对非遗传承人、民间老艺人、小学生等特殊群体,摄影协会、高校等版权密集型单位,灵活运用预约上门办、集中办、网上代办等多种办理模式。特别是对行动不便或时间紧张的重点版权主体,实施送证上门,进一步提升满意度和积极性。

  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版权保护正与烟台美丽乡村建设融合。“版权赋能渔灯节发展”项目成功落地,大季家街道完成渔灯节商标认证,以渔灯节为主题创作的文创产品进行作品登记……有助于更好地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些“版权+产业”融合发展的缩影,见证了相关产业在版权护航下蓬勃发展的动力,也坚定了企业坚持走创新发展道路的底气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