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销售超3000万册,版权输出42个语种……复盘《三体》海外运营经验,成功的出版战略领航文化出海——

《三体》战绩刷新,洞见中国文化IP的星辰大海

作者:本报记者 朱子钰 李美霖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9-09


  全球累计销售超3000万册,其中外文版销量高达650万册,版权输出42个语种……这是最新公布的《三体》海外输出影响力数据。作为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代表作,《三体》已然成为一个引发海内外读者共鸣的文化现象,开启了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全新里程碑。

  前不久在郑州举办的“宇宙回响《三体》海外十年影响力发布会”上,刘慈欣感谢了《三体》的海外版权运作方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教图公司),以及作品中文出版方《科幻世界》杂志社,认为是他们的专业运作和卓越努力使作品的海外出版成为现实。这也使更多人正视,塑造中国文学出海的成功案例,出版力量功不可没。


  中国叙事的成功典范


  “《三体》自2014年在美国出版之后,在传播范围、媒体曝光度以及受读者欢迎程度等诸多方面均取得了卓越成就,创造了多项第一。”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何明星在发布《〈三体〉海外十年国际影响力成果》报告时说。

  何明星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三体》的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波兰语、捷克语的版本,均取得了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用这些欧洲语言翻译出版的销量之最,并获得包括雨果奖在内的10余项国际科幻文学大奖,刷新了中国图书译著在全球图书馆馆藏数量的历史峰值。

  在《三体》十年“宇宙回响”全球寄语集锦中,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大卫·布林称赞“《三体》不仅改变了中国科幻,也改写了世界科幻的格局”。一位匈牙利读者提到,《三体》向自己展现了中国科幻小说震撼人心的魅力。

  回溯《三体》成名之路,首要基石是其文学价值与市场价值,本质上是中国文化叙事的成功,但是出版路径的成功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2014年,中教图公司决定把《三体》作为文化走出去的拳头产品。从这个时候开始,该作品先后走进土耳其、匈牙利、波兰、希腊、捷克、塞尔维亚、印尼等“一带一路”国家,每154个波兰人中就有一个买过《三体》,每86个捷克人中就有一个买过《三体》。

  刘慈欣表示,《三体》能在海外产生巨大影响,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密不可分。除此之外,“出版过程中的各种决策和选择,无论是对美国出版社的选择还是宣发的方式,都是具有远见的。”


  海外运营精准踩中三点


  《三体》海外出版的成功运作,对于中教图公司来说,既有偶然性,也有必要性。这部科幻作品中对全人类命运的关注,是他们所看重的,这也是中西方读者都关心的主题。

  2012年,中教图公司开始筹备版权贸易业务,一个偶然的机会,《科幻世界》杂志社向他们推荐了《三体》这部作品。“走市场化发展才能真正在国际市场有所突破。选定《三体》作为首个作品,我们公司经过了几轮的内部研讨。基于作品的国内市场反响、作品本身的国际化魅力,我们下决心签约,推动作品在海外出版。”中教图公司副总经理申水平告诉记者。

  面对这部不可多得的作品,中教图公司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便是如何将它推向世界。

  “我们突破了传统版权输出模式,先投资翻译全文,后进行推广。这样做,对公司来说无疑是一个艰难的选择。”申水平直言。当时中国文学作品在海外出版后通过版税获得收益,覆盖较为高昂的翻译成本,几乎是绝无仅有。正是这一决定,为《三体》在海外传播掀起巨浪打下了基础。 

  2021年12月,中教图公司同美国托尔图书完成《三体》三部曲英文版版权的提前续约,预付版税创造了中国文学作品海外版权输出的新纪录,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文学IP的国际市场价值。

  总的来看,《三体》海外输出运营,精准踩中了三点。申水平提到,一是注重选题。除了考量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还特别注意其跨文化传播价值。二是注重翻译质量。如《三体》英文版的主要翻译者刘宇昆是知名华裔科幻作家,他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接受能力,减少了西方读者的阅读障碍,大大提升了作品的可读性。

  “还有就是注重海外营销。”申水平在复盘时说,比如对每部作品,公司都与海外出版社深入沟通,尝试通过多个渠道向国际知名科幻作家、科幻小说编辑征集作品书评。这一系列举措大大拓宽了《三体》的海外传播路径。


  高质量推进方能修成正果


  内容为王是国际文化传播的铁律。现象级作品叠加精准传播,造就《三体》优异的出海成绩,为中国文化输出带来了重要启示,也为中国出版机构的版权运营与生态构建开掘了深度思考空间。

  何明星建议,进一步加大《三体》不同语言文化区的媒体展露,加大衍生品开发。“《三体》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杰出代表,其在非通用语种地区的传播,不仅是作品本身的国际化推广,更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各个区域与国别地区的重要一环。通过加强主流媒体及社交媒体的宣传和互动,可以打破英语这个超级通用语的‘议程设置’,让更多的海外读者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增进对中国社会和历史的认知。”

  可以预见,随着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大,将会有更多的优秀文学作品走向海外。比如,有外国专家认为,过去科幻作品多从西方流向中国。近年来,中国在科技、经济、社会方面发展迅速,因此很可能是新科幻风格的发源地。因此,对于出版机构来说,这既是巨大的机会也是全新命题。

  “未来,只要我们找对突破口,继续深耕本土文化富矿、坚持技术迭代、尊重全球观众审美差异,中国IP的星辰大海将远不止一个《三体》。”申水平认为,在开展版权输出工作的过程中,要注重创新国际营销方式,尽可能地为所运作的文学作品做巧形象设计、做好形象宣传。同时,选择实力雄厚的海外出版社进行版权输出,选题、翻译、出版、营销,各环节高质量地层层推进,最终才可能推动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作在国际出版市场上“修成正果”。

  此外,拥抱数智时代,打造版贸行业新平台也是至关重要的部分。“目前,中教图公司正在积极搭建‘文名国际版权贸易服务平台’。平台面向上游版权所有方提供版权登记、翻译、版税管理服务,面向下游海外出版社提供作品推荐、签约服务,精准对接上下游需求。该项目旨在汇聚中国优秀文学作品,搭建更加便利高效的输出桥梁,形成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合力。”申水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