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祖国:
铭记历史 吾辈自强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9-05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当整齐划一的方队穿过长安街,当战机从天空呼啸而过,对屏幕前的孩子们来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爱国情怀需从小培育。一本本好书,将宏大历史转化为青少年能共鸣的故事,将祖国的大美山河镌刻在笔墨书香间。阅读这些书,有助于在青少年间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如何给少年儿童讲好抗战故事,让他们从阅读中“触摸”到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脊梁,从字里行间汲取精神滋养?一批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为主题的童书,以敬畏之心书写波澜壮阔的历史,用细腻笔触为英雄立传,以文字的力量感召着读者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1935年电影《风云儿女》上映,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首次在影片中唱响并迅速传播全国,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奋勇抗战的嘹亮号角。长篇叙事诗《号角》(晨光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生动再现了聂耳以音乐为武器,唤醒民族觉醒的光辉历程。这时,艺术不仅是时代的记录者,更是民族灵魂的守护者。同样以音乐为灵魂的还有《谁在林中歌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该书以东北抗联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为背景,生动展现了抗联战士在极端艰苦环境下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作者张忠诚说,这是他“感情最饱满的一次书写”,在这本书里,歌声是信仰,是抗联战士在绝境里的光。
如果历史是一条长河,那儿童文学就是承载记忆的一叶扁舟。身为作家、教师的方冠晴,是土生土长的湖北黄梅人,他在查阅大量史料、探访抗战遗址的基础上,创作完成《二月谣》(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作品以1938年湖北黄梅少年抗日先锋队奇袭日军机场的真实历史事件为蓝本,讲述了3个少年战争中的成长经历,生动诠释了“家国”的真正含义,小读者从战火中看见了希望之光,也在心中种下热爱祖国、珍视和平的种子。
《孩子剧团》(少年儿童出版社)通过小切口,呈现一个大时代的家国风雨,展现了上海、武汉这两座英雄城市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悲壮经历和独特的城市精神,正如作者徐鲁所说,“孩子剧团的故事,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绽放的一束金色小花,一簇浸润着奋斗的血雨的青春之花。”他希望小读者在这本书里找到光明,从这些少年的身上感受到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奋发图强。
马三枣的《芥园花铺》(接力出版社),同样展现了战火中的童心之美和人性之光。作品通过中日儿童的不同视角呈现战争,用“花”的意象串联起中华民族气节与人性温情。以国际视野展现百年时光里,华人华侨与祖国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彼此牵挂的《夏归》(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记录了一段“南侨机工”以身救国的奉献史。作者邹凡凡将宏大主题融入生活的纹理,通过过去与现代、回忆与当下两条叙事线,构建起一曲动人心魄的爱国之歌、文化之歌。
“有些光,不该熄灭;有些声音,必须铭记。”这是吴洲星在酝酿并创作长篇小说《钟声》(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3年间,始终秉持的创作初心。该书以真实历史事件为基底,聚焦战争孤岛中的人性光辉。小说在宏大叙事中,镌刻下饱含中国力量的生动篇章,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学会爱与责任。
坚定文化自信
诸多图书从不同角度将历史呈现给青少年,让他们在阅读中感悟中国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成长为爱国爱党、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
从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求索,到航天员邓清明“坚守25年终圆梦”的执着,《国之根脉:给孩子讲中国精神》(浙江摄影出版社)中的人物跨越时空,共同诠释着中国精神的深刻内涵。作者毛晓青表示:“每个故事都从孩子熟悉的场景切入,让孩子通过‘如果是我会怎么做’的代入感,触摸精神的温度。”
韩毓海的《世界里的中国》(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在全球文明坐标系中探寻中华文化基因,作者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为青少年读者铺展开来,带给他们深邃的历史视野和宽阔的世界眼光。
不仅要让孩子听得明白, 还要让他们自己讲得出来。“红领巾讲解员系列”丛书(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从家国情怀培养,到科学探索引导,再到文化自信树立,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图片,呈现出一个个动人的瞬间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让青少年足不出户就可以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祖国的山河之美、家园之美,《五千年中华地名》(新蕾出版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将每个地名背后的地理信息、历史事件、乡风民俗、发展演变以及相关的人文故事等一一讲解,有助于少年儿童增强文化自信,培养爱国情怀。立足专业的地理学视角,系统梳理黄河水系,《黄河!黄河!》(湖北教育出版社)则以波澜壮阔的全景式手绘长卷和饱含激情的诗意语言,完整呈现了源远流长的黄河文明、九曲蜿蜒的黄河风貌,以及黄河沿线璀璨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帮助小读者体悟黄河的深厚底蕴和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