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AI技术重塑媒体工作新范式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8-05
AI技术在传媒内容生产传播中有哪些应用成效?AI辅助新闻出版媒体工作应如何制度化推进?在第32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展览会(BIRTV2025)聚焦“AI赋能新闻出版媒体行业发展”技术交流会上,来自产学研的各界代表,从AI技术路径创新、生态模式转型、区域破局三大维度进行了深入探讨。
AI赋能产业技术路径创新
“人工智能成为产业重构核心变量,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传媒价值链。”人民日报数字传播董事郝冠南分析道,在生产端,如人民日报创作大脑AI+、AI编辑部、智媒引擎、智能审校平台、写意智能创作引擎、人民智媒大模型等新质生产力工具深度赋能全媒体新闻生产;在传播端,通过推荐算法优化和智能推荐,优质内容的传播触达率显著提升,如人民日报客户端、视界客户端、英文客户端通过主流媒体推荐算法优化和智能推荐,使优质内容的传播触达率显著提升。
“AI技术的深度应用为融媒体中心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我们在启动‘全员AI素养提升计划’的同时,组建了‘AI创意工作室’。”广西来宾市融媒体中心主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韦付玲介绍说,来宾市融媒体中心构建数字人主播矩阵,创新推出180多款融媒产品。利用AI数字人报道市两会,全程播报《来宾新闻》,打造AI数字人服务项目,开办AI技术应用培训班。旗下来融数智商学院研发了“AI+”九大精品培训课程,目前已举办培训班20多期,培训学员2500多名。
AIGC与智能体技术重塑内容生产与传播逻辑,云原生架构支撑平台敏捷迭代,多模态搜索与智能审校筑牢安全底线。郝冠南认为,未来,随着垂直大模型与行业数据的深度融合,传统媒体将在政务服务、文旅传播等领域开拓更多“媒体+”场景,实现从传统媒体向智能服务商的战略转型。
AI技术的深度应用推动新闻出版行业实现从内容生产到传播方式的全面革新,但同时也需要注意技术应用的伦理边界和行业规范。中国传媒大学主流融媒体研究中心主任唐远清呼吁,新闻传播工作中使用AIGC时要坚持“六不”原则:一是重大决策不替代,二是新闻话语权不旁落,三是终审定稿不偷懒,四是价值判断不委托,五是主体责任不转移,六是人文关怀不缺失。
AI推动产业生态模式转型
“多模态内容自动快速生产,使传媒内容产业产生颠覆性变化。”唐远清表示,大模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智能体三大AI前沿技术在新闻出版行业中的应用,可协助新闻工作者进行资料收集、数据处理、选题策划、内容生成及审校、舆情监测等任务。
“我们理解的人工智能是人工的智慧加智能的高效。”每日经济新闻每经科技首席执行官、中央财经大学特邀研究员韩利认为,真正的护城河,在于如何让专业的人高效理解和应用AI,将媒体的经验智慧与AI的强大能力深度融合。据他介绍,自2020年启动AI应用与技术转型以来,每日经济新闻现已形成智能媒资库、雨燕智宣、每经AI电视、智媒采编系统、每经少儿AI教育项目等五大AI产品体系。通过科技与场景的深度融合,让AI真正“为我所用”。
人民日报社通过建设虚实融合演播室,向下辖部门、栏目、工作室提供创作基础设施空间,有力推动并加大了报社编辑记者的视频化能力。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其经济社会部《小经跑两会》每期在微信平台传播量累计均达10万+。
“互动增强、视频连线、数据可视化、虚拟追踪、多视点运镜等融媒创作空间技术可以实现AR/VR/MR/XR等更多好看的视频内容,让内容更加沉浸式、互动化。”杭州趣看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贺波认为,传媒机构可应用新模式、新技术赋能,根据内容需求、空间、人员来选择搭建“新一代虚实融合演播室”,实行“融媒创作共享空间”等建设与运营模式,更快地创作更多元、更好看的视频内容。
“2025年AI智能体的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媒体行业生产力。”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I智能事业部总监高宇认为,基于多模态的代理式人工智能系统,仍是1—2年内构建媒体生产力工具的主流形态。
AI应用探索区域发展破局
“从移动优先战略到国产化替代工程,从AI技术创新到传播体系再造,政策导向始终贯穿‘守正+创新’的辩证统一。”郝冠南认为,在国产化全替代的安全底线与“人工智能+”的创新高线之间,主流媒体既要通过流程再造激活内容生产力,又要借助技术突破拓展传播影响力。
澎湃新闻通过“工作室协作、跨中心联动、全流程打通”的全新运作体系,实现内容生产流程的再造和内容传播声量的放大,制播更高效,落地更快,内容更垂、更专业。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以融媒众创空间支撑省、市、县三级融媒联动直播活动,运用虚实融合技术、实时连线技术,结合AR场景切换,让多地主持人、记者隔空“同框”,打破了空间隔阂,实现多人连线互动。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虚实融合演播室融合大数据、虚拟现实、智慧生产、智能管理及视频云服务等多项新兴技术,通过虚实融合演播室的创新科技“加持”,提升视频内容、节目制作“融合生产”能力,以支撑直播形式的多样化、互动玩法的沉浸化、文化内容高质量传播的精准化。
来宾市融媒体中心通过构建“1+6+ N”矩阵,形成“生态化”传播矩阵。据韦付玲介绍,其以来宾融媒客户端为龙头,联动6个县级融媒中心及684个政务自媒体账号。运用AI、动漫、H5、海报、视频等打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来宾一周年”“文化中国行”等重大主题报道,全网浏览量破亿。今年“三月三”主题报道中,三级媒体联动产出1000万+爆款10个,全网浏览量超2亿。
主流平面媒体正经历从“单一内容生产者”到“智能生态构建者”的战略转型。平台化聚合资源、智能化赋能生产、国产化筑牢安全、全球化拓展边界,共同构成媒体深度融合的核心逻辑。郝冠南认为,未来,随着大模型、5G-A、元宇宙等新技术的迭代,媒体将进一步向“虚实融合、智能决策”方向演进,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传播的数字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