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出版社依托优质出版物开发研学课程——

向文化教育服务提供者转型

作者:本报记者 吴明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5-07-31

  由海燕出版社与南阳市新华书店“社店联动”的创新实践研学活动“走读山海,传承红色”近日在宁波落幕。在宁波植物园的盎然绿意间,一群少年凝视着葱郁草木,眼中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亦有被点燃的探索欲望。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为青少年铺就一条融合红色根脉、绿色生态与蓝色科技的沉浸式教育路径,让红色基因在行走中传承,让文化自信在体验中扎根。”海燕出版社社长李勇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海燕社始终秉持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内容+平台+服务’战略,此次研学活动是我们践行‘无课程不运营、无体验不运营、无数智不运营、无安全不运营’理念的生动实践。”李勇介绍道。此次活动依托该社获评第五届“自然资源好书”的《绿植中的红色故事》,深度开发系列延伸产品。该书从红薯、小麦等31种植物着手,将绿色生态文化与革命文化相结合,包含“红色故事”“科普漫谈”“诗词选摘”“知识拓展”四个部分,设置如《红薯与第一条军规》《吊兰:周恩来的“情报员”》等篇目,是一套专门为青少年打造的“图书+课程”产品。

  活化图书内容、拓展用户触达、深化阅读价值是此次研学活动的主旨。为了使学生将阅读入之于心,将感悟付诸于行,海燕社不仅精心设计了研学路线,还设计了研学手册、研学评价表。

  研学的第一站设在宁波植物园,《绿植中的红色故事》作者胡勇带领研学营少年在行走中分享阅读,孩子们于盎然绿意中探寻革命足迹,亲手制作蕴含红色记忆的植物手工艺品,构建起“认知—体验—创造”的学习闭环。在研学手册中,海燕社设计了“英雄身份证”“营旗设计师”等任务,将图书“红色故事+科普解读+诗词欣赏+知识拓展”的四维架构转化为互动课题。在李勇看来,“研学绝非书本知识的简单搬运,而是要将图书精华转化为层层递进、知行合一的主题研学体系。”

  此次研学活动以宁波“山海城”为地理脉络,设计出“绿意启程·植物与红色记忆”“向海图强·港口与海洋强国”等主题日程。在宁波植物园,研学营少年通过制作植物手工艺品、参与红歌星空会,感悟革命精神;在潜艇展示园,他们实地探访退役189潜艇,结合数字人“小创”解密潮间带生态。

  潜艇内部狭小的空间和复杂的仪器给孩子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解放军叔叔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保卫祖国,太了不起了!”触摸着冰凉的舱壁,国防担当的种子已在他们心中悄然播下。

  红歌星空会环节,当《歌唱祖国》的旋律在植物园的夜空下响起,一位五年级学生激动地说:“大家一起唱的时候,感觉特别有力量,好像能看到革命前辈们也是这样充满希望地歌唱未来!”

  李勇十分欣慰:“这说明我们的活动真正触动了孩子们的内心,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理解了红色文化的意义,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这正是我们举办活动的初衷。”

  在李勇看来,“走读山海,传承红色”研学活动的成功收官,不是一次活动的终结,而是海燕社深化“文化+教育+科技”融合战略的起点,彰显了出版人赋能新时代教育的初心与使命。“这正是海燕社积极探索从内容提供商向文化教育服务提供者转型的生动实践。”

  李勇透露,海燕社将总结“走读山海,传承红色”经验,计划基于《开路先锋盾构机》等优质内容资源,研发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研学课程产品矩阵,并开发适配更多研学场景的数字化互动内容,为出版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贡献海燕力量。